中国宣布了   中国近期亮出的这张战略手牌,比之前的稀土管控力道更足——从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30 18:00:16

中国宣布了   中国近期亮出的这张战略手牌,比之前的稀土管控力道更足 —— 从 11 月 8 日开始,只要是粒径没超过 50 微米的人造金刚石微粉,想出口就得先过审批这道坎儿。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就是种普通 “磨料” 吗?但真正懂行的人都清楚,这东西往小了说能定芯片的精度,往大了说能影响航天发动机的性能,论战略分量,比稀土还重一截。   这微粉跟咱们平时戴的钻石首饰磨出来的粉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是靠静压法、化学气相沉积这些高端技术造出来的超细颗粒,最大的粒径也就 50 微米 —— 咱们平时见过最细的头发丝,它比那还得窄一半。   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粉末,它硬度是自然界里顶头的:给直径才几纳米的半导体晶圆抛光,误差得控制在头发丝的万分之一以内才行;   航天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要做到 “零缺陷”,表面精修也得靠它;就连军工领域里那些精密制导部件,加工的时候都离不开这种微粉的磨活儿。   更关键的是,它属于典型的 “军民两用” 物件 —— 民用领域能用来造高端机床,到了军用领域,就能帮着升级武器装备,这也是为啥要把它的出口管得这么严的核心原因。   为啥说它比稀土还厉害?看全球产业格局就清楚了。中国稀土产能占全球六成多,好歹澳大利亚、美国还能凑点产量;但人造金刚石这行,咱们几乎是一家独大,没对手能跟咱们掰手腕。   就拿 2022 年来说,中国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占了全球 95%;   单说粒径不超 50 微米的微粉,光河南柘城一个县城,它的年产量就占了全国七成,出口量更得占全国一半以上,全球市场想离开中国供给,根本不现实。   更绝的是,这次管控不光管产品,连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这种核心制造技术也一并限制了 —— 这等于是从根儿上断了别人想快速找替代方案的路。   要知道,稀土的加工技术,国外还能慢慢琢磨着学;   但人造金刚石微粉的量产工艺,咱们已经攒了几十年的经验,单柘城一个地方就有 120 多家配套企业,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都搭好了,别人想追上来,没那么容易。   再看管控的细节,就能发现有多严实。出口企业不光得申请许可,报关的时候还得明明白白标注 “属于两用物项” 和对应的管制编码;   哪怕产品参数跟管控的物项差不多,也得把指标写得清清楚楚,一旦信息有疑点,海关直接把货扣下,不放行。   这就把 “打擦边球” 的路全堵死了 —— 想把大粒径的微粉磨细了出口,或者混在其他产品里蒙混过关,根本走不通。   有人可能会问,会不会像之前大豆那样,有别的国家帮着 “代出口”?这事儿还真办不到。   人造金刚石的晶体结构、里面的杂质成分,都带着明确的 “中国印记”—— 就跟鉴定农产品原产地似的,用光谱分析一测就能知道;   而且全球这东西的产能就那么多,谁要是能额外多出几百吨货,行业里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这张牌一出手,全球产业链马上就有反应了。中信证券算过一笔账,单 2024 年,这些受管控物项的出口额就超过 2.7 亿美元,欧美那些做高端制造的企业早就慌了神。   要知道,德国汽车巨头造发动机精密部件、荷兰半导体企业给晶圆抛光,都得靠中国的金刚石微粉;   之前稀土管控的时候,他们还能找找替代资源试试,这次连试的机会都没有 —— 美国和欧洲的产能加起来还不到全球的 5%,而且技术也跟不上,连 10 微米以下的细粉都没法量产。   之前有车企高管说过,要是稀土断供,行业撑两个月就得停摆;换成金刚石微粉,这个时间只会更短。   其实这招也不是突然亮出来的 —— 早在 10 月 9 日,商务部发公告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息通报给了相关国家和地区,明着跟大家说:只要是合规的出口申请,该批的会批;   但要是想拿去搞敏感用途,那门儿都没有。   这跟之前管控稀土的思路一样,不是要断供,而是要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最近欧盟已经主动打电话来沟通,想让咱们 “开绿灯” 加快审批,那架势跟当初求着放行稀土的时候一模一样。   这正好说明,比起稀土,人造金刚石微粉在高端制造里的不可替代性更强,咱们在这事儿上的战略话语权也就更硬气。   这张王牌的底气,还是来自几十年攒下来的产业实力。   从 1963 年中国造出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开始,到现在,河南一个省就撑起了全球人造金刚石产能的半壁江山 —— 咱们不光有产量,还握着定价权和技术壁垒。   现在通过审批管理把出口这道关把好,既是维护国家安全,也是在跟全球表态:高端制造的 “工业牙齿”,得看中国的脸色行事。这比单纯卡着资源供给的招数,要高明多了。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