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在沈阳东华门原日本宪兵队本部地下发掘出的部分遗骨里,有一对拷在一起的男女尸骨。正值光复八十周年之际,向先烈致敬!这些尸骨现陈列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施工队的铁锹触碰到硬物时,没人料到会挖出这样一段沉重过往。清理浮土后,锈蚀的铁镣最先显露,牢牢锁着两具遗骸的脚踝,捆绑双手的麻绳虽已腐烂,轮廓却仍能辨认。 考古专家赶到现场时,第一时间对遗骸进行了保护性清理。铁镣的锁扣处还保持着闭合状态,没有被暴力破坏的痕迹,可见他们生前未被解开束缚。 通过骨骼鉴定,男性遗骸年龄在25岁左右,女性约22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女性遗骸的指骨关节略有变形,推测生前可能从事过长期书写或手工劳作。 现场还发现了一枚锈蚀的铜质纽扣,上面刻着模糊的“民国”字样,与当时进步青年常穿的学生装纽扣样式一致,为考证身份提供了线索。 原日本宪兵队本部在伪满时期是臭名昭著的刑讯场所。史料记载,这里曾关押过数百名抗日志士,很多人在这里遭受酷刑后再也没能走出大门。 博物馆的研究员翻遍了伪满时期的档案,在一份残缺的《在押人员登记表》里,发现1944年有一对姓张的情侣,因从事地下抗日活动被逮捕,此后再无记录。 这对遗骸的发现,让更多人知道了那段黑暗历史的细节。过去人们只在书本上了解抗日故事,如今实物证据就在眼前,更让人感受到先烈的牺牲之重。 每年都有老兵专程来到博物馆,在遗骸陈列展柜前驻足良久。有位90岁的老战士说,看到铁镣就想起当年的战友,他们也是这样被敌人折磨,却从没屈服过。 学生们来参观时,总会围着讲解员追问遗骸的故事。当听到这对情侣可能是为了保护组织秘密而牺牲时,不少孩子眼里都泛起了泪光。 博物馆特意为这对遗骸制作了纪念铭牌,上面写着“无名抗日志士”。虽然没能确认他们的具体姓名,但每一位参观者都知道,他们是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雄。 史料显示,仅1931年到1945年,沈阳地区就有近万名抗日志士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很多人的名字和事迹都随着时间流逝,没能留下只言片语。 这对拷在一起的遗骸,成了那段历史的“活证据”。它用无声的姿态告诉后人,当年的反抗有多艰难,今天的和平来得有多不易。 2025年光复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博物馆还举办了专题展览,将这对遗骸的发掘过程、相关史料和老兵回忆整合起来,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故事。 有位从台湾来的游客,看到展柜里的铁镣后红了眼眶。他说爷爷当年也是抗日战士,这段历史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记忆,不能被忘记。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仔细擦拭展柜,确保遗骸和文物得到妥善保护。他们说,守护好这些历史见证,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来博物馆做志愿者,给参观者讲解这对遗骸的故事。有位大学生志愿者说,每次讲解时都觉得自己在替先烈“说话”,责任很重。 这段历史从来不是遥远的过去。铁镣上的每一道锈迹,遗骸的每一处细节,都在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或许永远不知道这对情侣的真实姓名,但他们的精神会一直流传下去。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致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日本侵华证据 731罪证陈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