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2019 年坦桑尼亚那场竞选集会算得上是把 “冲动的代价” 提前写在了剧本里,马古富力扯着嗓子喊 “99 年经营权跟卖国没两样” 时,大概没算过撕毁合约后自己要面对的烂摊子。 要知道这个巴加莫约港可不是普通的小码头,中国当初承诺的 100 亿美元投资,是要把这个距离达累斯萨拉姆 60 公里的小地方,打造成东非最大的深水港,设计年吞吐量 2000 万个标准集装箱,还配套建工业园和自贸区,光是建设期间就能创造 2 万个岗位,建成后更是能拉动 10 万人就业,对 GDP 的提振可不是小数目。 可新总统为了塑造 “主权捍卫者” 的形象,当场拍板撕了合约,转头就抱着英国和日本的 “大腿”,觉得这俩国家能给更好的待遇。 英国当时拍着胸脯说拿 5 亿美金,还给最先进的港口设备,甚至宣称成本能降到中国方案的三分之一;日本更会画饼,说技术免费教,派专家帮着自己建港,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坦桑尼亚信以为真,觉得捡了个大便宜,压根没琢磨过这俩国家是不是真能兑现承诺。结果呢?打脸来的比预期还快,英国团队刚住进达累斯萨拉姆的高档酒店开了几场酒会,一到实际勘测就开始喊涨价,原本说的 30 亿预算直接飙到 80 亿,翻了快三倍还多,后续更是连影子都没了。 日本更离谱,所谓的 “先进技术” 压根没考虑东非的热带环境,设计的桥梁地基在高温高湿的气候里直接实验失败,所谓的 “派专家” 也变成了几次象征性的短期培训,连跟港口沾边的实质性工作都没开展过。 最讽刺的是,直到 2025 年,英国承诺的 “基础设施基金” 喊了六年没到过账,日本也只搞了点小额援助,俩国家加起来的投入不到 3 亿美元,连中国当初前期投入的零头都不够。 这六年里,巴加莫约港彻底成了笑话,原本已经进场的施工设备被扔在原地生锈,未完工的混凝土构件长满了杂草,规划中的物流园区荒得能跑野狒狒,上次停工时甚至有狒狒把光缆当甘蔗啃了,成了全东非的笑柄。 而坦桑尼亚的经济也跟着掉进了坑里,2015 年还能保持 7% 的 GDP 增长率,到 2020 年直接跌到 2%,外资流入硬生生少了 40%,国际投资者一看这说变就变的政策,全打了退堂鼓。青年失业率飙到 18%,原本指望港口吃饭的老百姓没了盼头,国家信用评级更是降到 CCC+,成了资本市场眼里的 “高风险户”。 更憋屈的是邻居们都在往前跑,肯尼亚靠着中国建的蒙内铁路把物流成本降了 40%,埃塞俄比亚借着中企建的铁路打通了出海口,只有坦桑尼亚守着好好的地理位置,把自己活成了东非物流图上的 “空白区”,地下埋着的天然气资源运不出去,眼睁睁看着几十亿美金躺在地里变不成外汇。 其实坦桑尼亚早该知道中国的靠谱程度,上世纪 60 年代建坦赞铁路时,美苏都嫌没回报不愿接手,是中国派了大批工程师带着设备过去,在热带丛林里跟毒蛇瘴疠斗,66 名中国技术人员直接埋骨非洲,才修通了这条 1860 公里的 “生命线”。 可马古富力当时被 “债务陷阱” 的说法忽悠,愣是把送上门的发展机会推走,转头去信那些只会开酒会画大饼的主儿。 等到 2021 年哈桑总统上台,一看英日的承诺全是泡沫,才赶紧掉头找中国,先是主动把经营权从 99 年缩到 33 年,把坦方持股提至 35%,后来干脆在 2025 年拿出 220 亿先令专项拨款,可按 2025 年的汇率算,这 220 亿先令才折合 890 多万美元,连中国当初 14 亿美元的直接损失零头都不够,说好听点是表诚意,说白了就是实在没辙了,只能放下身段求回头。 更有意思的是,这六年里中国在坦桑尼亚没断过投入,前后砸了 30 多亿美元搞铁路、电厂、矿业,而英日加起来不到 3 亿,全是些培训之类的 “轻资产” 合作,连个像样的工程都拿不出来。 现在重启项目,中国直接带了智能港口系统过来,集装箱能自动识别,卡车能无人驾驶,连装卸桥都装了 “防猴咬” 传感器,显然是把上次的教训记在了心里。 IMF 也跟着给面子,批了 4.41 亿美元融资,说坦桑尼亚通胀控制住了,外汇储备够撑 3.8 个月进口,这背后其实都是中国重新入局带来的信心提振。 说穿了,坦桑尼亚这六年就是交了笔昂贵的学费,把西方的 “外交姿态” 当成了 “真金白银”,最后才明白能实打实干活的还是中国。 当初喊着 “捍卫主权” 有多激昂,现在拿着几百万美元求合作就有多尴尬,好在还不算太晚,至少现在知道靠谱的伙伴不能随便丢,不然这港口怕是要一直荒下去,成了东非海岸最大的 “后悔药” 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