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巴西近两年可以说欠了中国不少人情,就拿最关键的大豆贸易来说,今年1到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高达80%,总量足足6964万吨。 单9月份采购量更是占了巴西出口总量的93%,等于巴西近九成的大豆,都靠中国市场消化。 要知道大豆可是巴西经济的命根子,占了他们农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中国每年真金白银的采购,养活了无数巴西农场主,撑起了他们不少GDP,光这一项,中国就是巴西实打实的“衣食父母”。 更别说其他领域,2023年巴西总共买了10.08万吨二氧化钛,其中78%都来自中国,占了中国全年出口量的7.7%,到2024年前八个月采购量还同比猛增30.67%,这说明巴西市场根本离不开中国的优质产品,现在反倒倒打一耙说“倾销”,这逻辑简直荒唐到极点。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这东西,主要用在涂料、塑料、造纸这些民生行业,中国产品能占巴西七成多市场,靠的是技术成熟、成本控制得当,压根不是什么低价倾销。 国际钛白粉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比欧洲产品低15%左右,但这是因为国内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原材料、生产、运输全链条成本都更合理,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巴西自己本土的二氧化钛产能,连需求的三成不到,每年都得靠进口补缺口,之前一直买中国产品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反倾销”了。 说白了就是本土少数企业,眼红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逼着政府搞保护主义,这从巴西之前的操作就能看出来,9月30日刚对中国平轧钢板,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征收678.51美元/吨的高税。 同一天还对中国大蒜搞反倾销,继续征0.78美元/千克的税,有效期全是5年,这分明是有预谋地针对中国产品。 更讽刺的是,巴西搞反倾销根本不顾及自己人的利益,中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一旦加税,巴西本土的涂料、塑料企业成本立马就得涨,按当前的进口量算,每年至少得多花几千万美元,这些成本最后还得转嫁到巴西老百姓身上,买油漆、买家电都得贵一截。 巴西涂料工业协会早就发过声明,说中国产品的高性价比,是下游产业的“成本稳定器”,现在政府非要逆势而为,说白了就是牺牲多数行业的利益,讨好少数本土厂商。 这种短视行为,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区别,要知道中国可不是只能被动挨打,巴西大豆、铁矿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比中国产品对巴西的依赖度高多了,真要是把中国惹急了,稍微调整一下采购比例,巴西农场主就得哭着找政府算账。 巴西敢这么干,就是摸准了中国不想破坏双边关系的心态,觉得能靠“碰瓷”占便宜,但他们忘了,中巴经贸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中国需要巴西的资源,巴西更需要中国的市场和投资。 这些年中国在巴西的基建、能源领域砸了多少真金白银,帮他们建港口、修铁路,带动了多少就业? 就拿今年来说,中国企业还在巴西东北部投资建了光伏电站,解决了当地的用电缺口,这些合作哪一样都是真心实意。 可巴西倒好,一边拿着中国的投资,一边享受着中国的市场,却还对中国产品挥起反倾销大棒,这种“三边通吃”的美梦该醒醒了。 再往深了说,巴西这波操作背后可能还有西方的影子,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撺掇拉美国家搞贸易保护,针对中国的优势产业,巴西这次密集对中国产品搞反倾销,很难说没有外部势力在背后挑唆。 但巴西得想清楚,跟着美国走未必有好果子吃,美国对巴西的农产品说加税就加税,对巴西的钢铁产品也没少搞限制,反倒是中国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采购,这种对比还不够明显吗? 之前巴西前总统卢拉在位时,一直强调“对华合作优先”,那时候中巴贸易额年年涨,巴西经济也跟着受益,现在换了政府就搞这套,简直是开历史倒车。 中国商务部之前针对巴西对钢板、大蒜的反倾销就明确表示过,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这种做法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损害双边经贸互信,这次对二氧化钛的反倾销,显然是在重蹈覆辙。 中国企业也不是软柿子,之前应对巴西的反倾销调查时,不少企业都提交了完整的成本数据和市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是巴西调查机关压根不看,一门心思要搞保护。 这种情况下,中国完全可以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也可以考虑对巴西的相关产品采取反制措施,让他们尝尝贸易保护的苦果。 说白了,巴西这波反倾销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拿着中国给的大豆订单、投资项目,转头就对中国的优势产品下手,以为能靠这种方式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是在破坏双边合作的根基。 要知道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深度绑定了,中国的二氧化钛产业能做到性价比领先,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的结果,不是靠什么“倾销”。 忘恩负义的买卖做不长久,贸易保护也救不了本土产业,只有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