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得偿所愿,中方取消出口限制,美国立刻松口撤关税,这场“互给面子”的较量,谁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30 16:30:00

特朗普得偿所愿,中方取消出口限制,美国立刻松口撤关税,这场“互给面子”的较量,谁才是真正拿到筹码的一方? 可真赢了?未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事得从中方“给了什么”说起。 不是送钱,也不是进口大豆,而是——暂停对稀土的出口管控。 懂行的都清楚,稀土这东西最值钱的不是挖出来的矿,是后续的加工环节,中国握着全球 92.3% 的冶炼分离产能,还是唯一能搞 6N 级超高纯度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分离成本只有海外的三分之一,这种硬实力可不是暂停个出口管控就能动摇的。 再看美国那边的处境,说穿了就是被稀土掐着命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摆在那,2020 到 2023 年他们 70% 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而稀土早成了现代工业的 “续命丹”——1 架 F-35 战斗机得用 0.4 吨,1 艘宙斯盾驱逐舰要 2.4 吨,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得吞掉 4 吨。 更要命的是,美军现役 153 种主战装备里,87% 的供应链都得经过中国稀土加工环节,等于自家军火库的钥匙一半揣在别人手里。 之前中方稍微收紧管控,美国第六代战机研发就差点停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是美媒自己爆出来的。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救,把宝押在了 MP Materials 这家公司身上,号称要打造本土稀土产业链,结果闹了个大笑话。这家被寄予厚望的 “独苗” 企业,2024 年 80% 的营收都靠给中国卖稀土精矿,一年 2.04 亿美元收入里八成是中国订单。 中方一征 125% 的关税,它立马就扛不住了,业务直接停滞,股价一天跌超 10%,总市值缩水到 314 亿人民币,账上现金 8.51 亿美元,长期债务却有 9.09 亿美元,典型的入不敷出。 更讽刺的是,它折腾半天也就会加工点轻稀土,制造导弹、战机永磁体必需的镝和铽这些重稀土,连分离的门都摸不着,而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分离重稀土的地方。 特朗普想拉盟友救场,跟澳大利亚、日本签了一堆稀土合作协议,结果还是白搭。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算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分离厂商了,照样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专家都说至少 2026 年前离不开中国。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建的重稀土工厂号称要投产,可上半年税后净利才 590 万澳元,连市场预期的六分之一都不到,自家 CEO 都喊冤,说建产业链不是想想就能成的,从想法到产品装袋得耗好几年。 美国诺维昂公司折腾十年才搞出永磁体商业化,客户订单排到门外,可产能根本跟不上,创始人自己都承认,中国几十年的积累不是轻易能追上的。 业界估摸着,就算一切顺利,美国新产能 2028 年才能赶上现在的进口量,可中国那时早占着全球九成以上的精炼产能了。 对比之下中方的底气就太足了,盛和资源这种企业压根不愁 MP Materials 停供,人家早建了多元化供应链,四川矿、独居石加上其他国家的进口矿,替代起来毫无压力。 中国本身稀土储量就有 4400 万吨,占全球 48.4%,重稀土更是占了全球 80% 以上的储量,原料不愁,技术在手,成本还低,就算暂停出口管控,卖的也是 “初级产品”,真正的核心技术壁垒半点没松。 美国撤关税看似赚了面子,实际上是不得不认怂 —— 要么接受供应链中断,要么坐下来谈判,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都把话说透了,这对美国来说是道痛苦的选择题。 所谓的 “互给面子”,更像是中方给了个台阶,毕竟稀土管控这张牌太重,真逼急了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都得喊疼。 但台阶归台阶,主动权从来没丢过,技术管制的紧箍咒还在头上,产业链的优势又摆得明明白白,美国花十年投十亿都建不起来的产能,中国早玩得炉火纯青。 现在看似双方各退一步,可只要中方愿意,随时能把稀土产业链的 “阀门” 再拧紧点,而美国除了谈判压根没别的招,毕竟重稀土分离的技术卡脖子,不是签几个合作协议就能解决的。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