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上海,简直就是个埋满火药桶的漩涡,而五重间谍袁殊被汪伪76号特务逮捕这件事,就像往这漩涡里扔了颗炸雷,可谁能想到,面对李士群逼问招供的凶狠架势,袁殊居然半点没露怯,反而跟没事人似的,盯着李士群慢悠悠地说:“我的身份,岩井英一心里门儿清,你要是不信,现在就打电话问他!” 说真的,每次想起这段历史,我都忍不住佩服袁殊的心理素质,这哪是一般人能有的定力啊!要知道那时候的76号,在上海就是“阎王殿”的代名词,进去的人没几个能完好无损出来,更别说面对的还是李士群这种心狠手辣的主儿。可袁殊倒好,明明自己身陷险境,却还能这么从容,这底气可不是凭空来的。 咱先把时间往回拨一拨,1939年的上海,街头巷尾都飘着日伪的嚣张气焰,老百姓出门都得提着心吊着胆,中共地下工作更是难如登天。袁殊当时正秘密执行刺杀李士群的任务,这活儿本身就九死一生,结果偏偏赶上军统上海区负责人王天木叛变,把袁殊的底儿全给卖了,袁殊就这么栽在了76号手里。 我真没法想象,当袁殊被带进审讯室,看着李士群那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心里得有多沉。可他愣是没慌,李士群急着追问他的底细,想从他嘴里撬出点情报,袁殊却平静得很,直接让李士群去问岩井英一。这里就得说说袁殊那让人咋舌的五重身份了,他可是中共情报史上独一份的“多面间谍”,这身份复杂到我第一次了解时都差点绕晕。 袁殊1911年在湖北出生,20岁那年就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进了中央特科,这是他最根本的身份——中共特工,从一开始就把忠诚刻在了骨子里。后来他靠着表兄贾伯涛的关系,接触到了国民党军界的人,中统局长吴醒亚一眼就看上了他的才干,拉他进了中统还当了情报股股长,袁殊就借着这层身份,悄悄给我党传递消息,这是第二重身份。 更绝的是,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居然主动找上来,还点破了他的中统背景,说要资助他去日本留学。换别人可能早就慌了,袁殊却一眼瞅准这是打入日本情报系统的好机会,跟组织汇报批准后,他就这么成了日本方面的“合作者”,拿到了第三重身份。在上海滩混,没点帮会背景可不行,袁殊又加入了青红帮,凭着脑子活、能力强,很快就成了帮里的核心人物,这第四重身份,给他提供了不少社会资源当掩护。 等到抗战全面爆发,军统的戴笠急需一个懂日语、熟悉日本,还能接触到日本高层的人,杜月笙一推荐,戴笠亲自来招揽袁殊。袁殊又请示了潘汉年,潘汉年觉得这是打进军统核心的好机会,就同意了,于是袁殊又多了第五重身份——军统特务。你想想,同时在中统和军统这两个互相不对付的地方待着,还得为中共做事,这风险得有多大?可袁殊就凭着本事和胆识,在这五重身份里游刃有余。 这次被捕,就是因为戴笠让他去摧毁76号、杀李士群,结果王天木叛变把他卖了。李士群当场就揭穿了他的军统身份和暗杀计划,还威胁他要么坦白要么受刑。换旁人说不定就吓住了,可袁殊心里门儿清,绝不叛变,表面上还特冷静,反问李士群想知道啥,然后就抛出了岩井英一这个“王牌”。 李士群也不傻,他知道岩井英一的分量,要是袁殊真跟岩井关系不一般,自己得罪了岩井,没好果子吃。袁殊再一施压,问他为了自己得罪岩井值不值,李士群立马就怂了,赶紧让袁殊打电话。岩井英一在电话里一听就火了,说袁殊是自己的重要人,让李士群马上放人,李士群不敢不听,袁殊就这么安全脱身了。 后来岩井英一把袁殊收到了自己掌管的“岩井公馆”,那地方是搞战略情报分析的,袁殊在那能接触到更多核心机密。他也没浪费这个机会,继续靠着五重身份的网络,一个劲儿地给延安送重要情报,还在上海偷偷策划着打击日伪。 整个抗战期间,袁殊就凭着对信仰的忠诚,还有那超凡的智慧和镇定,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拼杀,为抗战胜利立了大功。说真的,他这经历比电视剧《伪装者》里的明楼还传奇,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超级间谍”,也难怪会成为中共情报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现在想想,要是没有袁殊这样的人在背后默默付出,抗战胜利可能还要多走不少弯路,这样的英雄,真该被永远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