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洗完澡发现窗外停了一架无人机,怀疑被偷拍,小区业主群炸锅。 杭州萧山,黄女士

津城有范儿 2025-10-30 14:09:30

女子洗完澡发现窗外停了一架无人机,怀疑被偷拍,小区业主群炸锅。 杭州萧山,黄女士洗完澡去阳台拿衣服时,发现一架无人机,在她家窗外悬停在空中。她家正对面是山林,当时没穿衣服,突然看到一架无人机停在面前时,黄女士整个人都懵掉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等她反应过来,喊男朋友的时候,那个无人机就降下去了。 黄女士马上让男友报了警,她在业主里说了这事,业主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有多位业主遭遇过无人机窥探! 王先生和女友租住在某小区的七楼,他们在这儿生活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日常起居很平静。 可就在不久前的一个下午,王先生的女友黄女士,在家中洗完澡,在浴室出来去阳台拿换洗衣服。 因她家位于较高楼层,对面无居民楼,是一片山林比较隐秘,并未特别戒备,而是光着身子走到阳台。 就在此时,她突然发现一架无人机,在阳台外侧近距离悬停,并持续徘徊。 女子顿时惊慌失措,整个人懵掉了,愣在原处,联系到无人机偷拍,她匆忙用衣物遮挡身体,并大声呼喊男友。 王先生得知后,迅速查看,无人机在窗外盘旋一会后,就消失了。 他立马就下楼寻找无人机飞手,他转了一大圈,但没找到人。 更令黄女士他们感到不安的是,这种窥探行为,可能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只是这次恰好被察觉。 考虑到私人生活可能受到侵扰,王先生随即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同时报警处理。 警方和物业赶到后,无人机已经飞走,只留下心有余悸的黄女士在瑟瑟发抖。 警方经过调查,当晚8点多,民警终于找到了无人机主,让人意外的是,机主是同小区的住户。 警方对无人机存储内容检查,存储卡里面就只有一段视频,先是拍完远处的风景,然后转过来飞向居民楼。 画面里,居民楼越来越近,大概降到出现黄女士家的这个阳台的时候,画面就停止了。 黄女士告诉记者,无人机飞手不承认偷拍,他们也没发现直接的证据,不过这种行为有侵犯隐私的可能。 尽管如此,王先生和女友仍然认为,无人机靠近居所飞行,这一行为,本身已构成对私人生活领域的侵犯。 事后,他们联系媒体,并在小区业主群里,提醒大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没想到,业主群里瞬间炸锅!小区另一位业主陈先生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类似情况。 国庆期间刚搬进小区的陈先生,晚上正和朋友在客厅喝茶聊天,窗外10米左右,有一架无人机垂直徘徊,持续了很长时间。 陈先生和朋友的好心情瞬间没了,好好的聊天也进行不下去。 几个人心里犯开了嘀咕,这无人机怎么老在小区里飞,还常在夜间出现,太不安全了。 想起之前就听其他业主说过,小区里经常能看到无人机,他觉得,对业主居家安宁造成了干扰。 群里其他业主反映,曾发现无人机在夜间活动,其噪音与飞行轨迹,引起了业主普遍担忧。 小区一位保安,向记者证实,他曾在一周前的白天,看见有无人机在小区上空盘旋。 记者联系了物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确实有无人机在小区出没,但负责人表示,此事已有警方介入,不便予以答复。 目前警方已就事件展开进一步调查。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此事? 《民法典》第1032条、1033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刺探、侵扰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私人生活安宁、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均受法律保护。 黄女士在未着衣物状态下,被无人机近距离拍摄,其裸露身体属于绝对私密空间。 即使无人机未实际拍摄到清晰画面,其刻意悬停在阳台外侧的行为,已构成对私人生活安宁的侵扰。 根据法律规定,隐私权侵权,不以实际损害结果为要件,只要存在侵扰行为即可认定侵权。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25条:禁止利用无人机实施危及他人生命健康、非法采集信息或侵犯他人人身权益的行为。 无人机飞手在居民楼近距离飞行,且选择在业主可能处于非公开状态的时段,实施拍摄,其飞行轨迹与行为模式已超出正常航拍范畴。 即使未直接拍摄到隐私内容,该行为本身已涉嫌违反飞行管理规定,构成对他人人身权益的潜在威胁。 根据条例规定,可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下罚款。 住宅上空并非公共空间,即使无人机未进入室内,在窗外近距离拍摄也可能构成侵权。 阳台、窗户周边一定范围内属于延伸的私人领域。 发现无人机后,应立即记录时间、地点、无人机特征,通过物业监控或手机拍摄留存证据,报警时可要求,调取无人机实名登记信息和飞行数据。 受害人可要求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偷窥他人隐私)进行行政处罚。 也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如遇到此类情况,应第一时间报警,要求警方核查无人机飞行数据和拍摄内容。 若物业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可根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补充责任。 该案提醒大家,日常可在阳台加装防护网,或遮挡物,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津城有范儿

津城有范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