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放出小道消息!为尽快和中国达成协议,美媒表示,美国将在两个方面作出让步。10月28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美协议细节将在后续谈判敲定,美国或许将现在对中国商品征收的20%关税减半,以交换中国配合管制芬太尼出口。 说起来这关税本身就有点门道,年初美国借着芬太尼的由头加的这20%,根本不是单独算的,是跟其他好几种税叠在一起收,一叠加,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税率都到了挺高的数,不少做出口的企业都觉得压力大。 现在说要减半,看着是松了口,其实仔细琢磨琢磨,那只是20%里的一半,大头的税还没动,平均下来还是不低,而且这事儿不是拍板了,只是说可能,得等后面谈判把细节敲死。 美国这会儿愿意让一步,说白了是自己有点扛不住了,国内的芬太尼问题已经乱成一锅粥,死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年轻人,这事儿在他们那儿民意反弹特别厉害。 但这事儿根儿上是美国自己的问题,早几十年前制药公司就开始推销“止痛药无害”的说法,把处方开得满天飞,慢慢养成了所谓的“止痛文化”,后来处方药不好弄了,就换成海洛因,现在又换成芬太尼,一波比一波凶。 更离谱的是,那些制药公司花大价钱给议员捐钱游说,国会里两党还互相使绊子,真要解决问题的法案根本推不动,自己管不好,就想把锅甩给别人,拿关税当逼人的筹码。 经济上美国更头疼,之前加关税,他们还说成本会让别人承担,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高盛的报告都算了,以前企业还扛点税,现在慢慢都转嫁给买东西的人了。 企业也喊疼,成本上去了,生意不好做,美股之前都因为关税波动跌了不少,内外都难受,才想着拿关税换点自己急需的东西。 中国这边其实一直没闲着,早就对芬太尼相关的东西管得很严了,进出口都要专门的批准,流程严得很,美方自己的海关都通报过,自从中国加强管控后,就没再从中国直接查到过芬太尼。 中国本来就觉得禁毒是该做的,但不接受拿贸易政策来绑着谈,之前美方加税的时候,中国也通过稀土出口这些方式回应过,立场一直很坚定,这次吉隆坡磋商,中方也明说了,美方态度硬,但中方维护自己利益也不含糊。 美国那关税减半不是无条件的,要求中国扩大列管范围,还要建什么核查机制,看着是谈禁毒合作,其实还是想借着这事儿拿捏贸易上的主动权,而且这关税调整还有法律风险,之前美国的法院就判过这芬太尼关税越权,后来虽然撤了禁令,但合法性的事儿没彻底说清,万一后面再闹官司,说不定就执行不了。 美方心里还有小算盘,想借着关税的杠杆,让那些工厂搬到东南亚去,搞他们所谓的“友岸外包”,只是中国在制造业的位置没那么好替代,短期之内根本动不了。 现在这局面,说是有初步共识,但真要落地还差得远,11月10号那个关税暂停期就快到了,到时候是续期还是怎么样,得跟这次的关税调整绑在一起谈。 而且细节上的分歧也多,比如中国可能同意加列管品种,但得要美方拿走私的证据,不能随便扩大范围影响正常生意,美方可能还想让中国放宽稀土出口,中方肯定想让他们彻底取消那些加征的税。 这些都得一点点磨,中间万一美国国内又出点幺蛾子,比如两党又吵起来,或者法院插一杠子,说不定就黄了。 所以说,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美国突然良心发现,纯粹是自己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芬太尼的锅甩给中国这么久,现在圆不下去了,国内经济又扛不住高关税的压力,才想出这么个“交换”的法子。 中国愿意谈,是因为能给出口企业争取点空间,但绝不会接受被胁迫,真要解决问题,美国得先把自己国内的事儿理顺,别总想着靠施压别人,贸易上的诚意也得拿足,光靠放风说降点税,藏着一堆小算盘,根本走不远。 你们觉得美国这次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还是只是缓兵之计先应付国内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