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广东深圳,几名印度人坐地铁时,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吃手抓饭!虽然有人上前劝阻过他们,可印度人根本不听,地铁站回应:对所有乘客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外国人不管。 深圳地铁车厢里,一股浓郁的咖喱味突然散开,几名印度乘客围坐在座位上,正用手抓起饭盒里的米饭往嘴里送,橙黄色的咖喱酱裹着米粒,黏在指尖,吃完随手就往衣角擦蹭。 周围乘客纷纷皱眉侧身,有人忍不住上前摆手示意,指着车厢角落“禁止饮食”的标识说话。 但这几名乘客只是抬头笑笑,手上动作没停,继续用传统方式进食,他们或许觉得,用手抓饭能感知食物温度,是习惯更是文化,但显然没留意身处的公共空间有规矩约束。 这段场景被乘客拍下来传到网上,很快引发热议,有人说咖喱味太冲,车厢密闭空间里散不去;有人吐槽黏糊糊的手指蹭到扶手或座椅太不卫生;还有人担心,外国人会不会因为身份特殊被“网开一面”。 深圳地铁很快回应了这事,工作人员查了当时的巡查记录,发现安全员路过那节车厢时没见异常,推测是趁巡查间隙才开始吃的。 但明确表态,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规矩都一样,除了婴儿喂食,列车里谁都不能吃东西。 这不是临时说法,《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里早写得清楚,车站付费区和车厢内禁食,违规能罚100到1000块。 有网友追问“处理结果”,其实地铁管理有实际难处,安全员没有执法权,碰到不听劝的只能登记反馈,真要罚款得由专门执法人员来。 但这次地铁说得明白,事情已经登记处理,后续会加强巡查培训,还会发通告说明。 这事有意思的地方不在“手抓饭”本身,而在公共规则的边界,印度抓饭是传统习俗,但传统得分场合——就像中国人逢年过节要放鞭炮,可在禁燃区也得守规矩。 地铁禁食不是针对谁,早几年深圳就有过女子蹲车厢削芒果被劝阻的事,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国人,违反了都一样要管。 网上有人质疑“对中国人严对外国人松”,其实没必要,深圳地铁2004年开通就立了禁食令,这么多年没因为乘客身份区别对待过。 这次明确“一视同仁”,恰恰说明规则的核心就是公平,公共空间要舒服,就得靠所有人守同一个底线:你的习惯不能影响别人,你的自由得有边界。 现在这事已经处理完,咖喱味早散了,但留下的提醒很实在:不管来自哪个国家,进了地铁车厢,就得守这里的规矩。 毕竟公共空间的秩序,从来不是靠“特殊对待”维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