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9日这条单出来,中粮下了18万吨美豆,屏幕上跳到这行字的时候手停

梦幻的柳叶子 2025-10-30 06:22:20

当地时间10月29日这条单出来,中粮下了18万吨美豆,屏幕上跳到这行字的时候手停了一下,脑子里先把时间点摆平,吉隆坡会谈刚落幕,美国那边对着媒体说不去推进那档100%的关税,页面往下一滑就看到这张采购单贴在后面,两个动作挨得很近,像是同一条时间线上的连着走,气口对上了就容易往里猜。 前面一段时间九月那阵子一粒美豆都没走进来,出口节奏被掐住,美国中西部堆着新季作物,产量在那儿,价差在那儿,仓里压力不小,中国端这边关税在23%的台阶上放着,压榨厂算账更看现货与基差,市场把脚踩住没动,过了这么些天忽然来一张单,像是把静止的指针拨了一下。 数量写着18万吨,拿过往动辄几百万吨的体量一对,显得很轻,外界看着会觉得不疼不痒,但合同往下翻还有装运月份写在12月和1月,船期锁得靠前,船东的舱位要先卡,压榨排产也要排在表格里,看着不多,能把信号给出来,能把执行链条跑起来,行情屏幕上就会有反应。 国内的进口口子早已不只盯着一个方向,巴西的港口装得满满,阿根廷那边新旧切换,俄罗斯这条线也在加油门,中粮和Rusagro签的三百万吨被媒体反复提,首批七点二万吨非转基因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装船,陆路班列十五天能到黑龙江,地图上拉个直线一看,时效对比美西港口出发绕巴拿马的那条线快了十八天,油厂的压榨计划更喜欢这种可预期的路径。 屏幕另一边是话语场的温度,有报道说美国财政高官在公开场合对中方代表的表述惹出争议,社交媒体里翻回去看,黄仁勋那句美国损失比中国更大被频频引用,商业圈的话题没停,政策圈又在谈稀土金属的话题,想让中方在这个领域松一松,镜头切回到关税口径释放出缓和的信息,这种画面切换感拉得挺快。 这笔采购看上去像纯商业,翻个面又能读出外交味道,有限的体量,明确的月份,价格窗口还在,既把沟通的门留一条缝,也不去改动既有的多元化格局,外面有人把它叫善意窗口,有人更愿意说是试单,把执行能力与成本线再测一遍,为什么是18万吨这个数字,为什么卡在这个时点,传出来的解读不少,能确定的就是它把节奏往前推了一格。 美国那边的反馈同样吸引眼球,一边释放降低关税的口风,一边在产业关键材料上希望拿到更多空间,农业州看大豆的出货,科技圈看芯片与设备,产业与政策拉成一条线,中国这边完全可以继续买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也可以把国内种植结构再优化,现在折回去下这单美豆,更像是在给对话桌摆上一个可操作的选项,既不让市场误读,也不让谈判断线。 普通人看这种信息流,脑子里关心的三个点绕不开,供应稳不稳,价格波动有没有边界,后面会不会有连续的批次跟上,接下来盯装船期,盯到港节奏,盯谈判议程的下一条更新,等更多数据出来,等执行走完一轮,图形会更清楚,棋盘也会更清楚。 中美大豆 中国大豆订单

0 阅读:5
梦幻的柳叶子

梦幻的柳叶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