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

锦云祥瑞 2025-10-30 01:49:23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 这话听着直接,却切中要害,说白了就是:伊朗和俄罗斯有点太高看自己了,觉得只要他们扛着西方的压力,中国就得给他们兜底。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战略上的误判,更是对中国崛起之后外交逻辑的严重误解。 这种错觉的根子,其实是冷战思维的尾巴没割干净。当年美苏争霸,阵营对抗是主旋律,你站在我这边,我就必须对你负责到底,哪怕你犯错也得兜着。俄伊两国都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博弈,潜意识里还残留着“阵营绑定”的惯性,却忘了现在的国际格局早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 俄罗斯觉得自己在东欧牵制着北约的精力,中国就能安心发展,所以在能源合作、经贸往来中总想着多占些便宜,甚至在一些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含糊其辞。可他们忘了,中国和北约的关系,从来不是靠第三方“牵制”来维系,而是基于自身的战略自主。中国买俄罗斯的石油,是因为双方互利——俄罗斯需要稳定的出口市场,中国需要多元的能源供应,这是平等的交易,不是“中国欠俄罗斯的补偿”。 伊朗的想法更有意思,一边顶着西方制裁寻求中国支持,一边在地区事务中偶尔搞些“小动作”,觉得中国离不开它在中东的战略存在。可事实上,中国在中东的合作对象从来不是单一国家,而是兼顾各方利益,推动多边共赢。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对中国是补充,而非必需,反倒是伊朗需要中国的投资和市场来缓解制裁压力,这种供需关系早就不是“中国求着伊朗”。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看懂中国崛起后的外交内核——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国从来不会把自己绑在任何国家的战车上,也不会因为谁“扛着西方压力”就无底线兜底。当年巴基斯坦遭遇困境,中国伸出援手,是因为双方长期互信、互利共赢;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是因为坚守国际法基本原则,而不是搞“阵营交换”。 俄伊的误判,本质上是把“相互需要”当成了“中国依赖”。他们觉得自己是中国对抗西方的“棋子”,却忘了在现代国际关系里,没有永远的棋子,只有永远的平等合作。中国愿意和俄伊深化合作,是因为这符合三方利益,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守住底线,而不是一方无度索取,一方被动付出。 更要明白的是,欧美打不打中国,从来不由俄伊是否“躺下”决定。中国的国防实力、经济韧性、国际影响力,才是自身安全的最大保障。这些年中国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发展,靠的是自己的硬实力,不是靠第三方“挡枪”。俄伊把自己当成“中国的防火墙”,本身就是对中国实力的低估,更是对自身战略定位的模糊。 这种战略误判要是不纠正,迟早会影响双边关系。中国的善意和支持从来不是免费的,也不是无条件的,互利共赢才是长久合作的基石。俄伊与其抱着“中国该兜底”的幻想,不如踏踏实实拿出诚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深化合作——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永远纵容单方面的索取,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把自身安全寄托在别人的“牺牲”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