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定了! 巴西正式宣布了! 巴西近期正式敲定,自2025年起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征收反倾销税,税额高达每吨1148.72至1267.74美元,且这一征税期限长达五年。 这意味着,中国钛白粉企业要想继续深耕巴西市场,每吨产品的出口成本将直接增加一千多美元,在当地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被大幅削弱。 事实上,巴西的反倾销动作早有铺垫。早在去年4月,巴西外贸委员会就已启动相关调查,其核心理由是“保护本国相关产业”,认为中国钛白粉的出口对当地企业造成了冲击。 无独有偶,印度也在不久前跟进加码——上个月,印度宣布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每吨400至600美元的反倾销税,两大新兴市场接连设限,让中国钛白粉出口之路更显艰难。 反倾销税的影响立竿见影。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巴西的钛白粉出口量直接“腰斩”,仅4月份的出口量就只有14.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而对印度的出口也同步遇冷,原本依赖这两大市场的企业,如今不得不面对订单锐减的困境。 出口端受阻,国内市场也陷入了“价跌库存涨”的恶性循环。当前国内钛白粉市场价格已跌至每吨1.3万至1.5万元区间,创下近期新低。而此前行业扩产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出口不畅的背景下愈发突出,不少生产企业正遭遇“增产不增收,减产难止损”的尴尬。 “厂里的库存已经堆了整整三个月,现在只能靠降价抢订单,不然货根本卖不出去。”山东一位钛白粉厂长的无奈之言,道出了众多同行的心声。 如今,减产、停产已成为部分中小企业的无奈选择,即便有企业提出“开拓新兴市场”“海外设厂规避贸易壁垒”的建议,但在当前产品价格低迷、产能过剩严重的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往往因资金压力、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难以真正落地执行。 一面是海外市场的贸易壁垒持续加码,一面是国内市场的价格战与库存压力, 中国钛白粉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考验,如何破局突围,成为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