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后,不少键盘经济学家立马跳出来指点江山。 2025年8月12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的反倾销初步裁定,所有加拿大公司统一征收75.8%的保证金,从8月14日起就开始执行。 这不是小打小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几乎全靠加拿大供应,之前一年进口量能占到加拿大出口总量的67%。现在这一刀切下去,加拿大那边直接傻眼了。他们的油菜籽产量有42%是靠出口维持,西部省份的农民们种这个东西就是为了赚外汇。 结果保证金一征收,进口成本直线上升,中国买家自然就望而却步。加拿大政府和农业协会赶紧开会商量对策,但短期内根本找不到出路。价格开始暴跌,有的库存堆在港口卖不出去,只能低价甩给东南亚的饲料厂,越南那边就趁机捡漏,吸纳了不少廉价菜籽粕。 全球油菜籽市场本来就供大于求,这下子多出几百万吨加拿大货没人要,整体行情都受拖累。欧盟作为另一个出口大国,本来产能就拉满,土地有限没法扩种,只能眼巴巴看着机会溜走。 印度虽然缺油,但外汇紧张,一看价格波动就转头买更便宜的棕榈油,根本不接盘。日韩市场更小,饮食习惯不同,菜籽油在那边根本不是主流。加拿大从业者原本还抱幻想,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的货源,可现实是全球没哪个国家能无缝顶上中国的需求量。 中国每年吃掉近千万吨油菜籽,这块大饼没了,加拿大农业经济直接伤筋动骨,西部省份的失业率都可能跟着涨。 澳洲这时候成了意外赢家。2025年8月,中国公司开始从澳洲订购油菜籽,这是自2020年以来头一次重启进口。 现在中加贸易摩擦升级,澳洲赶紧调整态度,改进农药残留和杂质控制,杂质率降到0.1%以下,终于拿到订单。 澳洲农业部门在新闻会上含糊说这是积极一步,但私下里农民们乐坏了,出口量环比增长16%,虽然同比去年高点降了44%,但对中国的这部分订单稳住了市场。全球贸易格局就这样悄然变化,中国转向澳洲不光是找替代,还在立规矩:谁遵守标准,谁就能分杯羹。 加拿大之前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和钢铁加关税,现在自食苦果,油菜籽出口链条断裂。其他国家反应平平,欧盟想插手但产能跟不上,印度直接选棕榈油,日本韩国继续用橄榄油和芝麻油。 澳洲的进入让加拿大更慌,他们的从业者公开抱怨,说中国无法短期找到替代,结果澳洲就补位了。贸易不是儿戏,政治姿态一摆,经济利益就得买单。中国有底气选择伙伴,因为需求大,供应链弹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