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男子将130万元存款交给女友保管,却不料这笔钱被女友在闺蜜推荐下花光,甚至

深度程磊 2025-10-29 18:25:18

重庆一男子将130万元存款交给女友保管,却不料这笔钱被女友在闺蜜推荐下花光,甚至刷爆信用卡消费了200万元。等到男子急需资金周转时,才发现自己的积蓄早已不翼而飞。经过调查,发现,女友闺蜜竟然从中“捞了大头”。面对巨额损失,男子能否追回这100多万? 金先生一直经营着自己的建材生意,积累了一些财富。在与漂亮女友闵女士恋爱后,他将自己的存款130万元交给她保管,出于对女友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期许,金先生没有多问过存款的管理情况。起初,闵女士做得很好,账目清晰,金先生也感到非常安心。然而,到了2022年春季,一切发生了变化。 在认识了美容店股东李某之后,闵女士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李某不仅投资了美容店,还涉足了医美行业,经营着一家医美中心。作为闵女士的新闺蜜,李某逐渐引导她进入了医美消费的世界。从水光针到热玛吉,再到年度套餐,闵女士的消费额度逐渐增加。李某为她提供了优惠的内部价格,并且不断地为她推荐各种医美项目,成功让闵女士投入了大量资金。经过3年时间,闵女士在李某的推荐下消费了200万元,其中130万元来自金先生交给她保管的存款,其余的则是她通过刷信用卡支付的。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不久前,金先生因生意上的资金问题急需用钱,便找到了闵女士,要求她归还20万元。然而,闵女士却表现得含糊其辞,最终才承认自己已经把钱花光了,而且还欠了一堆债。金先生这才发现,自己的存款不仅被挥霍一空,甚至还卷入了李某的医美项目,无法挽回。 经调查,金先生发现,李某的医美中心中有许多高价项目,实际成本远低于标价。例如,一项价值75万元的“抗衰套餐”,成本仅为12万元,而李某从中赚取了63万元。尽管金先生逼着李某退还56万元,但剩下的100多万,李某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消失不见,金先生一时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在这个情形下,金先生是否能够追回剩余的100多万元,涉及到几个法律问题,尤其是财产归属和损失赔偿方面的争议。 首先,金先生与闵女士之间的关系虽然是情侣,但并不等同于夫妻关系,因此,金先生交给闵女士的存款并不自动转化为共同财产。从法律角度来看,金先生与闵女士之间实际上构成了委托保管合同关系。根据《民法典》第929条的规定,委托合同中受托人负有保管和妥善使用委托财产的责任。由于金先生并未约定委托保管费用,按照法律,这属于无偿委托保管。 当闵女士将金先生的存款全数花费,并未按约定保管财产时,属于保管不当。此时,金先生有权要求闵女士对其损失进行赔偿。根据《民法典》第929条,受托人在执行委托过程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有权要求赔偿。因此,金先生完全有理由要求闵女士返还其存款,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则需要进一步分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得受害人自愿交出财物。在此案中,李某通过推荐医美项目让闵女士消费,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或欺诈,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医美项目的价格是否明码标价,如果李某提供的价格清单是公开的且并无虚构事实,单纯的高价推销行为并不构成诈骗。如果医美中心的价格本身没有虚假成分,且所有收费都符合合同约定,李某的行为更可能构成不当获利而非刑事诈骗。 然而,金先生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对李某医美中心的虚假宣传或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如果医美中心确实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且金先生能够提供相应证据,那么他可以依法要求李某退还部分费用,尤其是那些存在明显高价且与实际成本不符的项目。 从法律角度来看,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将取决于她是否通过虚假或误导性信息诱使闵女士做出不知情的高价消费。如果价格不透明、广告存在虚假内容,李某的行为就可能涉嫌诈骗。 在此案中,金先生能否追回100多万元,关键在于他能否证明李某在医美消费中的不当获利。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在遭遇虚假宣传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医疗美容行业,行业监管较为严格,价格不透明或虚假宣传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金先生的案例,警示了情侣之间财产一定要妥善管理,尤其是涉及大额财产时,而李某的行为也提醒我们,消费者在面对美容、医美等行业时,必须保持警惕,避免被高价项目或虚假宣传误导。

0 阅读:57
深度程磊

深度程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