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以后的车型都要用怀档了。 好像这成为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车上都采用了怀档设计。 有人跟我一开始想的一样:“现在都是自动挡,无非就是D档走天下、停车按P档,犯得着把档杆挪到方向盘上吗?” 但扒完背后的门道才懂,这哪是瞎折腾,分明是新能源汽车的“必然选择”,还藏着车企的小心思! 先澄清个误区:怀挡可不是新玩意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了,后来被奔驰做成高端车的标志,“下拉D档、上推R档、按下P档”的逻辑圈了不少粉。现在火起来,根本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基因”变了——电机控制换挡比燃油车简单太多,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连接,电子怀挡靠电信号就能操作,想放哪就放哪。2024年的数据显示,新上市的车里62%都用了怀挡,这趋势早就藏不住了。 比亚迪选怀挡,核心是奔着“空间”和“安全”来的。以前地挡占着中控台的黄金位置,想加个大尺寸无线充电板、车载冰箱都得挤地方。就像新款唐L,换了怀挡后直接把中控下方掏空,塞了两个快充位和储物格,连杯架都变大了。更关键的是安全:怀挡就在方向盘旁边,换挡时双手不用离开方向盘,尤其堵车跟车时,不用频繁伸手够挡杆,分心风险直接降了一半。 还有个隐藏福利:怀挡和智能驾驶是“黄金搭档”。现在新车都卷NOA辅助驾驶,很多车得按方向盘按钮或拨专门的拨杆启动,而怀挡车型往往拉两下挡杆就能激活,操作顺手多了。对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这步简化真能省不少事。 不过吐槽的声音也不是没道理。老司机最别扭的是“右手无处安放”,以前开车习惯搭在地挡上找掌控感,现在突然空了总觉得少点啥。还有人刚上手会把怀挡和雨刷杆弄混,尤其着急的时候,想挂R档结果开了雨刷,尴尬到抠脚。而且怀挡要是坏了,维修成本比普通地挡高,毕竟连的是电子架构,得专业师傅修。 但说真的,适应期过了是真香。我试驾过朋友的怀挡车,刚开始三天总误触,第五天就彻底习惯了,现在开回自己的地挡车反而觉得“伸手费劲”。尤其中控腾出的空间太实用了,手机充电、放咖啡杯互不耽误,内饰看着也更简洁高级,这可是地挡比不了的。 比亚迪这步棋其实也是在追“高端感”。以前怀挡基本是豪华车专属,现在下放给家用车,等于用设计拉高了车型格调,毕竟消费者买车也认这些细节。再说现在新能源车都在卷座舱体验,怀挡本质是给智能化腾地方——以后中控可能全是屏幕和储物区,传统挡把早晚会成“累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