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28 20:21:25

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国家是哪个他没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怎么做,嘴上不说,心里我认为还是有点佩服的。 2025年1月,美国新政府迅速推进贸易保护主义议程。3月12日起,对全球钢铝进口统一征收25%关税,其中加拿大作为主要供应国首当其冲。这项措施源于国家安全名义,却直接瞄准北美供应链。加拿大钢铝出口占美国进口的近20%,安大略和魁北克的冶炼企业本就高度依赖南方市场。关税落地后,成本瞬间翻倍,加拿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限。同期,得州通过州级法案,要求本地天然气生产优先满足美国国内需求,出口配额锐减30%以上。 这项政策看似地方性举措,实则切断了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能源出口通道。加拿大天然气对美出口占比高达70%,日均输送量从数百万立方米骤降四成。经济学家估算,此举导致加拿大能源产业损失数百亿加元,失业率从年初的5.8%升至7.2%。这些连锁反应暴露了加拿大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对美出口总额占七成,能源和金属品类占比三分之一。面对华盛顿的单边行动,渥太华别无选择,只能启动应急机制,以免国内产业崩盘。 加拿大政府的回应来得迅猛而克制。2月2日,总理特鲁多在议会宣布,对价值1550亿加元美国商品征收25%反制关税,首批300亿加元商品包括威士忌、摩托车和橙汁,次月扩展至钢铁衍生品。这份清单经过财政部精挑细选,旨在精准打击美国农业和制造业痛点,避免全面升级。3月13日,进一步对298亿加元美国产品加税,涵盖钢铝相关链条。特鲁多在讲话中强调,加拿大不会坐视经济主权受侵蚀,但话语间透露出战略考量。他直言全球贸易争端中,仅有两个国家选择直接回击美方关税壁垒,加拿大位列其中,却对另一个避而不谈。 特鲁多未点名的那个国家,正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贸易体量和供应链韧性无人能及。2025年3月,美国同时对中国商品加征10%至20%关税,涵盖电子和机械品类,中国迅速对2980亿美元美国进口品启动反制,包括大豆和飞机。北京的回应一贯精准:不扩大战线,却确保每一步都触及美方要害。这与加拿大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经济深度嵌入美国市场,难以承受长期对抗。 国际观察家指出,全世界都在注视中国应对模式,因为它代表多极化趋势的试金石。欧洲国家如德国和法国虽抱怨美国保护主义,却鲜有直接反击;发展中国家更倾向观望。加拿大的声明虽鼓舞国民,却隐含无奈: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它的反制更像象征性拍桌子。全球智库报告显示,2025年贸易摩擦已推高通胀0.5个百分点,供应链重构成本达万亿美元。中国通过多元化出口和内需刺激,出口增速保持在5%以上,这份底气让旁观者暗自称奇。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有些佩服——毕竟,在单边主义浪潮中,能稳住阵脚的凤毛麟角。 得州天然气政策的冲击尤为隐蔽而持久。法案要求本地产量80%优先供应美国中西部和东部市场,出口许可需经联邦审核从严。这直接波及加拿大西部能源枢纽,阿尔伯塔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被迫搁置,投资回报率从15%跌至负值。加拿大能源出口收入占GDP的8%,天然气下滑四成后,省预算赤字扩大200亿加元。联邦政府紧急拨款50亿加元补贴受影响企业,但杯水车薪。企业开始转向亚洲市场,如日本和韩国,但物流成本高企,短期难补缺口。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主导”战略本意是自给自足,却忽略北美一体化现实。加拿大试图通过USMCA框架谈判豁免,但华盛顿以“国家安全”为由拖延。结果,加拿大天然气库存积压,价格国内暴跌20%,西部省份税收锐减。专家分析,这类政策虽未明文针对加拿大,却等同经济绞杀,暴露盟友关系的单向性。加拿大企业界呼吁联邦加快东向管道建设,分散风险,但审批周期长达两年,短期内难见成效。 贸易战的升级阶段,谈判桌成为主战场。5月,特鲁多与特朗普在华盛顿会晤,焦点锁定钢铝和能源配额。美国同意钢铝关税降至15%,换取加拿大放松汽车零部件管制。天然气出口获10%较低税率,但优先供应条款未撤。加拿大保留钢铝和汽车的反制关税,总额缩减至500亿加元。9月1日,渥太华宣布移除大部分报复措施,只针对核心品类维持壁垒。这标志摩擦暂缓,但根源未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北美贸易不确定性将拖累全球增长0.3%。中国在此期间,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与拉美和非洲合作,出口份额升至18%。加拿大的妥协虽保住底线,却凸显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尴尬。特朗普的关税工具箱虽犀利,但也自食恶果:美国钢价上涨10%,下游汽车业成本激增。长远看,这场拉锯加速供应链脱钩,加拿大正加速与欧盟和印度的FTA谈判,寻求缓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