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7日报道:“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日本对华投资大增逾55%。” 这脸打得也太响,日本那些政客天天叨叨“要把供应链从中国挪开”,又是列啥“重要物资清单”,又是给企业发钱让去别的地方建厂,结果人家日本企业根本不买账,用真金白银投票,前九个月往中国投的钱直接涨了55.5%!尤其是化工、新能源这些领域,一投就是好几亿,这操作把政客们的“反华剧本”撕得明明白白的。 就说优科豪马轮胎吧,今年直接掏了5亿美元在杭州建智能轮胎厂,这可是近十年杭州最大的外商独资制造项目。从6月签合同到拿地开工才半年,拿完地才10天就动工了,日本那边的CEO都感慨“比在墨西哥建工厂快了一倍还多”,预计明年年底就能投产。 新厂占地差不多有47个足球场大,最后要年产1400万条轮胎,专门给新能源车配套,早就跟零跑汽车定了合作,现在自家轮胎都已经装在零跑C16上了。毕竟杭州钱塘区光整车厂就有吉利、福特、零跑四家,上下游企业凑了一百多家,产值都破千亿了,轮胎厂扎在这儿,就近供货多方便啊。 再看旭化成,更实在,直接把自己压箱底的技术往中国挪。攒了50多年的离子交换膜技术,转头就用在造绿氢上,进博会上还特意拿出了碱水电解造绿氢的方案,明摆着要先在中国落地。 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没落下,跟中国厂商一起开发的电解液,能同时扛住高温低温,电池性能直接升级,现在正加急推进上市呢。说白了,中国搞“双碳”的决心这么大,新能源车市场又这么大,谁都不想错过这波机会。 汽车巨头丰田更不用提,在咱们中国的销量反倒涨了6.8%。2024年丰田全球卖了944.3万辆,除了日本本土,其他地方的销量里中国市场的分量肉眼都能看见。要知道日本政府还在掏2300亿日元扶持本土的蓄电池产业,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结果车企用销量说话:中国市场才是根本啊。 一边是岸田政府天天喊“要建不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一边是日本企业扎堆来中国加投资,这种反差也太实在了。毕竟中国的产业链配套多全、办事效率多高摆在那儿,优科豪马的项目能这么快落地,靠的就是政府全程跟着服务;旭化成敢把核心技术挪过来,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市场需求和合作的诚意。 政客喊得再凶,也比不上企业算利润、看市场的实在劲。这55.5%的投资增长,与其说是“多投钱”,不如说是企业看清现实后的必选,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跟市场过不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