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刑事罪行 「電騙苦主剖白 20日失1500萬港元狮城 前記者提告 抱怨中星不受理..」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美国 掃蕩东南亚 龍頭「殺豬盤」電訊詐騙集團,起訴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其詐騙金額之高震驚全球。亚洲 尤其新加坡 ,近年淪為「騙子樂園」,根據全球反詐騙聯盟(GASA)報告,新加坡人受騙的人均損失達2132美元(約1.66萬港元), 屬區內最高。《信報》日前在星洲 聯絡到電騙案其中一名受害人,講述如何在20日內被騙走折算約1500萬港元的資金。
「電騙是一條精密產業鏈,我一定要站出來警醒大家,只要我一息尚存,都不會放棄追討!」祖籍上海、現年76歲的潘星華,退休前是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在2019年8月24日,一通電話粉碎她平靜的退休生活。「一個自稱快遞公司DHL的女職員來電,對方告訴我,郵寄到北京的包裹搜出8本假護照,案件交『北京國際刑警』處理。」之後,再有一名自稱中國「國際刑警」的男子致電潘星華,指她是一宗洗錢案主謀,已騙走了16個中國人的錢,而且已被定罪,她在中國所有的銀行賬戶要被凍結兩年。
被指涉騙案須凍結銀行戶口
「那時我慌了,因為碰巧在9月15日需要從上海浙商銀行動用400萬元人民幣,從弟弟手中買下已故母親上海房產的份額,急着要錢。」電騙案的手法都一樣,利用人性的霎時恐慌;「國際刑警」知悉潘星華需調動銀行資金後,主動提出「釐清案情」,引薦「檢察長」來幫忙,表示只要按照指示,其存款凍結期可由兩年變兩星期,但戶口裏的錢需要經過「審查」,才可洗脫嫌疑。
騙徒再於兩日後安排「女警官」到她公寓下的停車場,送上兩份由「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發出的公文,上頭蓋着紅色大印「凍結管制」和「刑事逮捕」字眼。「女警官」反覆警告潘星華,此事不得告訴任何人,必須絕對保密,如果擅自洩密,將被判刑3年以上、7年以下,以隔絕潘星華與外界的聯繫。
潘星華坦言,當時從無想過是假的,「因為新加坡民風很純樸,治安很好,我一點防範也沒有。我從不做壞事,就連自己的報道也不容許出現錯字,怎樣可能被傳揚出去騙走16個中國人的錢?我沒有做過,也不怕他查,就按照他的指示讓他審查。」
遭誘導登錄假公安局網站
在騙徒威嚇下,潘星華當時按照指示,登入浙商銀行網站並輸入密碼進入賬號。之後騙徒再要求她進入以「150」開首的IP位址,誘導其登錄虛假公安局網站。「檢察長」以「網站秘密」為由,要求潘用一條毛巾蓋住電腦屏幕,提取浙商銀行提供的銀行密碼器(token),每3秒按一次OK鍵。
「後來我才知道,每按OK鍵,就是把一筆5萬元人民幣轉賬出去,蓋住電腦屏幕是避免我看出端倪。最後20天內,我一共按了266次,轉出的金額原來達1486萬元人民幣,戶頭存款餘額只剩0.76元人民幣。」騙徒把潘星華銀行戶口洗劫一空後,再指要向「中國政府」證明她的財務狀態等各種理由,一再要求滙款。
潘星華向朋友及高利貸借下合共180萬新加坡元(折合約1080萬港元),再滙到浙商銀行戶口,重複被騙徒以同一手法詐騙。直至最後一次,騙徒要求潘星華滙款400萬元人民幣,以購買上海房產份額,潘向友人求助,對方起疑擔心她遇騙,潘星華遂上網登入浙商銀行賬號,赫見無法登入。此時騙子立即致電質問她為何「擅自」登入銀行賬號,她才如夢初醒。
驚覺上當的一刻,潘星華畢生積儲已被騙光,須變賣兩間房產還債。「被騙後我暴瘦了10公斤,甚至一度想輕生,這是在大家眼中多麼羞愧的事。惟轉念一想,我相信被電騙的人比官方統計數字更多,不少人都面對不了,從天台跳下一死了之,個案就埋沒了。」她勇敢指出「我要站出來討回公道,告訴這些人,他們並不孤單。」
騙徒看準跨國難執法
事後潘星華到新加坡警局報案,警方指銀行戶口位於中國境內,無法立法調查。她再飛到上海公安局報警,但公安指騙案於新加坡發生為由,同樣拒絕立案。「這時我就知騙徒看準跨國執法有難度,套利有空間,才敢這樣猖獗。」兩國刑事追究無門,她只能轉以民事索償。
潘及後回想,騙徒出現時機與需動用巨額資金時間相當巧合,懷疑是銀行內鬼所為,可是苦無證據。2020年,她以「未負起保護客戶賬戶存款責任」為由起訴涉案銀行,但法院認為,潘的電腦及賬戶被他人以遠程控制,應自行承擔損失,案件兩審都被駁回,不過她仍未放棄。「我認識了一個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參贊,他看過我案件後覺得能做下去,這樣又給了我一個新希望。最終是怎樣我不知道,但我會堅持。」
潘星華反思,新加坡是世上最富庶國家之一,加上政府有完善福利政策,民風純樸、服從度高,這樣富有而天真的民眾,難免受到騙徒覬覦。「治亂世用重典,我覺得在新加坡涉及電騙的壞人應被鞭刑處罰。」據全球反詐騙聯盟(GASA)發表對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6國1000名成年人的調查,新加坡多達66%受訪者稱,過去12個月曾遇詐騙,高於其他5國的平均值63%;新加坡人均詐騙損失金額亦較區內平均高出兩倍多。根據新加坡警方統計,今年上半年,因各類詐騙損失金額超過4.5億新加坡元(約27億港元),案件數量與金額仍不斷攀升。
圖:潘星華表示,電騙是一條精密產業鏈,一定要站出來警醒大家,只要我一息尚存,都不會放棄追討。
採訪、撰文:劉凱欣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资本市场财富财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