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输得目瞪口呆! 欧盟,被中美各摆了一道! 中美第五轮吉隆坡贸易谈判已结束。李成钢:USA的态度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的态度是坚定的。 中方同意,稀土管制延期一年。人民日报却称,维护中美来之不易的谈判成果。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担忧稀土管制延期一年,会让USA芯片、军工……各行各业得到喘息之机。 看完中美第五轮吉隆坡谈判的结果,再看看欧盟那副手足无措的样子,真得说一句:这波欧盟输得太彻底,简直被中美两边摆得明明白白! 中美第五轮贸易谈判选在吉隆坡,这地点选得就很有说法。前四轮都在欧洲的马德里、伦敦这些地方,那会儿欧盟还美滋滋地觉得自己能当中间人,一边跟中国做着大生意,一边靠着美国的安全保护,以为能在中间捞好处。 结果这回直接换到了马来西亚,离欧洲十万八千里,明摆着中美博弈的重心早就不从欧洲过了,欧盟那点 “桥梁作用” 压根没人再当回事。 李成钢部长说美方态度强硬、中方立场坚定,这话听着是中美互不相让,可背后急坏的是欧盟 —— 中美不管谈成啥样,都没提前跟它打招呼,更没考虑它的死活。 先说说美国怎么坑欧盟的。这些年欧盟跟着美国起哄,又是搞芯片限制,又是对华技术封锁,以为能抱上美国大腿。 结果呢?美国转头就跟澳大利亚签了关键矿产协议,俩国家掏出几十亿美元搞稀土项目,特朗普还大言不惭说一年后稀土能用不完,可从头到尾压根没带欧盟玩,连点资源份额都没留。 欧盟的汽车、芯片、风电这些支柱产业,哪样离得开稀土?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全靠稀土撑着,可它自己连稀土加工的本事都没有,90% 以上的加工需求都得靠中国。 美国这边拉拢澳大利亚搞小圈子,把欧盟晾在一边,欧盟急得赶紧给中国商务部打电话,一聊就是俩小时,求着中方加快审批稀土申请,那股子慌乱劲儿,跟之前跟着美国指责中国 “卡脖子” 的嚣张样儿简直天差地别。 更气人的是军工领域,欧盟简直是给美国送钱上门。去年有份报告说得明白,欧盟三分之二的军购钱都进了美国军火商口袋,2022 年到 2023 年,78% 的国防采购都流向了非欧盟国家,其中 63% 全是美国的。 德国、波兰这些国家放着自家的 “阵风” 战斗机、“豹 2” 坦克不用,非要花大价钱买美国的 F-35 战机,波兰光买 “阿帕奇” 直升机就花了百亿美元。 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2022 年到 2023 年光欧洲订单就拿了 500 亿美元,是平时的 5 倍,而欧盟自己的军工企业却因为没订单越来越萎缩,形成了恶性循环 —— 越依赖美国武器,自己的产能越不行,最后只能更依赖美国,彻底被绑死在人家战车上。这哪是盟友,分明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再看中国这边,看似同意稀土管制延期一年,让美国有了喘息之机,可实际上把欧盟架在了火上烤。 中国手里握着稀土加工的命脉,全球 54 种关键矿产,中国能加工绝大多数,成本还比别人低 30%,欧盟想找替代门都没有。 之前中国收紧稀土管制,欧盟立马慌了神,因为它的产业根本耗不起 —— 就说导弹生产,每枚导弹都得用 2 到 20 公斤稀土,伊朗和以色列冲突那一周就耗了十几吨,欧盟要是断了供,军工生产线都得停摆。 虽然中国说会给合规的欧企提供便利,但美澳那边在抢资源,中国延期管制又让美国能拿到稳定供应,欧盟夹在中间,想要稀土就得看中美脸色。 它自己搞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喊了半天口号,实际进度慢得要命,瑞典、芬兰的采矿项目要么被环保组织告,要么当地居民反对,好几年都开不了工,想摆脱依赖纯属做梦。 法国有个公司想靠回收报废车搞稀土,一年才处理 40 万辆,首席执行官自己都承认规模太小,根本不够用,宝马、雷诺试着重做低稀土电机,没个几年根本量产不了。说白了,欧盟的稀土命门还攥在中国手里,中美一达成协议,它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少了。 《金融时报》都看得明白,说欧洲在数字领域依赖美国,关键矿产依赖中国,投入又少,再不动弹就要成中美 “永久附庸” 了。 这话一点不假,欧盟跟着美国对中国搞技术限制,结果 ASML 这些欧洲企业失去了中国市场,损失惨重;想跟中国要稀土,又因为之前的敌视态度没底气。 中美在吉隆坡谈完,人民日报说要维护谈判成果,这成果里压根没欧盟的份儿,它就像个局外人,看着中美划分蛋糕,自己连碎屑都捞不着。 现在欧盟算是骑虎难下了,跟着美国对抗中国,稀土不够用、企业受损失;想跟中国搞好关系,又怕美国翻脸。 之前特朗普还威胁要对欧洲商品征 50% 的关税,欧盟嘴上说准备反制,其实心里虚得很。 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本事,防务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却总想两边讨好,结果被中美各自摆了一道,输得明明白白。这哪儿是目瞪口呆,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