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中美第五轮谈判在吉隆坡举行,中美代表谈了五个半小时美国故

天天纪闻 2025-10-27 20:42:53

2025年10月25日,中美第五轮谈判在吉隆坡举行,中美代表谈了五个半小时美国故技重演,一边谈一边压,一边握手言欢、一边背后插刀的做法,活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戏剧。 2025 年 10 月 25 日,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谈判会议室里,中美两国的经贸团队坐了五个半小时。这场今年以来的第五轮面对面磋商,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的紧张 —— 表面上双方都带着商量的态度,可实际交锋里的火药味,一点不比战场上的短兵相接弱。全世界都盯着这两个最大经济体的一举一动,毕竟他们的每句话、每个决定,都能牵动全球经济的神经。 美国还是老一套的做法,典型的 “一边握手言欢,一边背后插刀”。谈判桌上说着要 “平等解决分歧”,可就在几天前的 10 月 14 日,美方针对中国造船业的特殊收费已经正式生效了。按照他们搞的所谓 301 措施,中国造的船、中国公司运营的船进美国港口,得按吨位交钱,起步就是每吨 50 美元,往后还打算涨到几百美元。 这还不算完,谈判前没几天,美国商务部刚出台了个 “穿透性规则”,只要中国企业被列入他们的制裁清单,连持股超过一半的子公司都要一起受限制,一下子就影响到了几千家中国企业。这种 “谈着合作、搞着打压” 的操作,活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戏剧,把单边主义的套路摆得明明白白。 美方的强硬态度在谈判里摆得很明显,桌上谈的议题不少,从造船业的收费问题,到对等关税的暂停期延长,再到出口管制和芬太尼相关的合作,桩桩件件都想按着自己的节奏来。 他们心里打得算盘很清楚,一边用加征 100% 关税的威胁压中方让步,一边又盯着中国的稀土出口 —— 毕竟中国刚公布 11 月要开始实施新的稀土管制,而美国的 F-35 战斗机、高端芯片这些宝贝疙瘩,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材料。可他们忘了,现在的中国早不是以前那个能随便拿捏的样子了,想靠威胁占便宜,根本行不通。 面对这种施压,中方的立场从头至尾都没松过。谈判里涉及的那些核心利益问题,比如美方搞的各种单边制裁、不合理的关税,中方一点都没含糊,该反对的坚决反对,该提要求的明确提出。这种坚定不是硬撑,而是有实打实的底气。 就说美方盯着的稀土,中国能从容出台管制措施,就是因为手里有技术和产能优势;美方打压的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的 14 纳米芯片良率已经到了 90%,长江存储的新闪存也能量产了。更别说造船业,就算美国收高额港口费,中国手里的核心技术还在,全球一半以上的造船订单照样愿意找中国,根本不是美国想卡就能卡住的。 其实美国自己心里也清楚,所谓的 “打压” 根本是损人不利己的买卖。这两年他们搞的关税战,早就把自己坑得不轻。美国的平均关税率从原来的 3.4% 飙到了 22%,创下一百多年来的新高,结果汽车、家电这些日常用品价格涨了 18%,普通家庭一年要多花 2300 美元。 他们嘴上说 “关税由中国付”,可实际 92% 的成本都落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就拿农业来说,伊利诺伊州的大豆对华出口少了 39%,农民每英亩地要亏 64 美元,不少农业州的议员都逼着政府松口。更讽刺的是,美国打压中国芯片的同时,自己的英伟达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 95% 跌到了 0,市值一下蒸发了 480 亿美元,现在不少美国科技企业都在偷偷游说政府放宽限制。 这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局面,连国际社会都看不下去了。世贸组织早就裁定美国的 232 关税措施违反规则,总干事伊维拉最近还在说,中美要是真 “脱钩”,全世界都得跟着倒霉。 这次吉隆坡谈判一有达成共识的消息,彭博社、路透社这些媒体都赶紧报道,说 “紧张局势缓和了”,能看出来全球都在盼着这两个大国别再折腾。毕竟现在很多国家的货物运输靠中国的船,美国的农产品也需要中国市场,真闹起来,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最终谈下来,双方算是达成了些基本共识,美方说不再考虑加征 100% 关税,中方也同意恢复采购美国大豆,接下来就是各自走内部报批程序。 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就解决了,那些核心的制裁措施、出口管制问题,还得慢慢谈。可不管怎么谈,中方的态度摆得很清楚:谈,大门永远敞开着,只要是平等尊重、好好商量,什么问题都能坐下来谈;但要是想打贸易战,想搞单边主义那一套,中方也绝对奉陪到底。

0 阅读:32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