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宣布了! 日本近期正式宣布,对半导体关键材料启动出口限制,光刻胶和氟化氢被列为重点管控品类。在这十几种材料里,日本的光刻胶全球供应占比高达90%,氟化氢的全球供应占比也达到70%。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这声 “禁令” 来得够突然,却一点也不意外。十几种半导体关键材料说卡就卡,光刻胶 90% 的全球供应攥在手里,氟化氢更是占了 70% 份额,这哪里是出口管制,分明是想拿产业链命脉当筹码。 要知道这俩材料有多关键?光刻胶是芯片的 “精密画笔”,没有它连 7 纳米芯片都造不出来;高纯度氟化氢是硅片的 “清洗剂”,少了它晶圆厂得直接停工。2019 年日本卡韩国脖子时,三星、SK 海力士差点断产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更耐人寻味的是背后的小心思。嘴上说着 “国家安全”,实则跟着美国的节奏搞技术围堵,连日本产业人士都坦言,怕被中国告到 WTO 才故意不点名。可他们忘了,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 年两国贸易额超 3500 亿美元,真闹僵了谁也讨不到好。 但这次真不用慌!就在日本宣布限制前几天,建材巨头上峰水泥已经悄悄拿下了半导体核心材料的话语权。通过联合国资基金控股鑫华半导体,直接把国内最大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商攥在了手里。这步棋走得太妙,从源头补上了供应链的短板。 鑫华半导体可不是无名之辈,人家早就打破海外垄断,2024 年产能冲到 1.5 万吨,产品还出口欧洲、韩国,连大基金都持有 20.6% 的股份。以前总有人说 “中国制造” 缺核心技术,现在这些隐形冠军用实力打脸了。 资本市场早就闻风而动。半导体材料指数虽然偶有波动,但 10 月 21 日单日就涨了 1.6%,成交量猛增到 243 万手。资金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对国产替代的十足信心 —— 你卡我脖子,我就自己造,而且能造得更好。 对比当年韩国的被动,中国早把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刻进了骨子里。日本企业还在纠结要不要跟美国站队,我们已经通过 “资本 + 技术” 双轮驱动,在电子级多晶硅、光刻胶等领域多点突破。上峰水泥跨界布局的操作,更是给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了个样。 贸易战从来不是零和博弈。日本限制出口的当天,商务部就明确表态反对这种贸易歧视。毕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环环相扣,谁想搞 “脱钩断链”,最后只会伤到自己。 现在再看日本的 90% 和 70%,更像纸老虎。当鑫华的生产线全速运转,当更多中国企业加入国产替代大潮,所谓的 “垄断优势” 只会慢慢瓦解。毕竟靠限制别人换不来霸权,只有自主可控的硬实力,才是产业链最稳的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