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皇帝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西班牙塞哥维亚建造的巨大的罗马渡槽,也称塞哥维亚渡槽。 塞哥维亚渡槽(西班牙语: Acueducto de Segovia)是西班牙的一座古罗马渡槽,建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将山间泉水引到17公里(11英里)外的塞哥维亚喷泉、公共浴场和私人住宅,一直使用到1973年。其高架部分及其由167个拱门组成的完整拱廊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渡槽桥之一,也是塞哥维亚最重要的象征,其出现在城徽上便是明证。塞哥维亚老城和渡槽于1985年 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这条渡槽曾经将水从位于拉阿塞贝达地区山区、距离城市 17 公里(11 英里)的里奥弗里奥河(Rio Frio )输送过来,全长 15 公里(9.3 英里)才抵达城市。 渡槽的建造遵循了维特鲁威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出版的 《建筑学》中提出的原则。 水首先被收集到一个名为El Caserón(大房子)的水箱中,然后通过一条水渠输送到名为Casa de Aguas(水屋)的第二座塔楼。在那里,水经过自然倾析,使沙子沉淀下来,然后继续流淌。接下来,水以1%的坡度流淌了728米(796码),最终到达了Postigo (波斯蒂戈)的高处。Postigo是一块露出地面的岩石,城墙环绕的市中心及其城堡就坐落在这块岩石上。 要到达老城区,水要通过渡槽桥。在迪亚兹桑斯广场,渡槽桥突然转向阿索格霍广场。从这里开始,这座纪念碑开始展现它的全部辉煌。渡槽最高处达 28.5 米(93 英尺 6 英寸),包括近 6 米(19 英尺 8 英寸)的地基。渡槽由柱子支撑,有单拱和双拱。从渡槽进入城市的地方直到迪亚兹桑斯广场,它包括 75 个单拱和 44 个双拱(单独计算为 88 个拱),其次是 4 个单拱,总共 167 个拱。 渡槽的第一部分包含 36 个半圆形拱门,重建于 15 世纪,以修复1072 年被摩尔人摧毁的部分。拱门分为两层,装饰简单,简单的模具固定框架并为结构提供支撑。上层的拱门宽 5.1 米(16.1 英尺)。拱门分为两层,顶部的柱子比下层的柱子更短更窄。结构的顶部包含水道,水通过一个高 0.55 米、直径 0.46 米的 U 形凹槽流过。每个柱子的顶部横截面积为 1.8 x 2.5 米(5.9 x 8.2 英尺),底部横截面积为 2.4 x 3 米(7.9 x 9.8 英尺)。 这座渡槽由未经砂浆砌筑的砖状花岗岩 块砌成。在罗马时代,三个最高的拱门上各有一个青铜字母的标志,标明建造者的姓名和建造日期。如今,渡槽两侧仍然可见两个壁龛。其中一个壁龛据说供奉着赫拉克勒斯的雕像,传说他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现在,这个壁龛里供奉着圣母像。另一个壁龛里供奉着圣斯蒂芬的雕像,但现已佚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