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成“逃犯收割机”:一个月抓5人,仙境为何成了终结地? 前言 “来了

糖份超标的喵喵 2025-10-26 16:59:23

九寨沟成“逃犯收割机”:一个月抓5人,仙境为何成了终结地? 前言 “来了就别想跑!” 这句被网友调侃为九寨沟新宣传语的玩笑话,最近成了现实。十月的九寨沟层林尽染,本该是游客沉醉于湖光山色的时节,却接连上演民警带离在逃人员的场景。一个月内5名逃犯相继落网,有人刚到3小时还没看清五花海,就已被民警拦下;有人打卡4小时就戴上了手铐。网友戏称这里从“人间仙境”变成了“普法教育基地”,其追逃效率甚至被拿来与“逃犯克星”张学友的演唱会媲美 。这场特殊的“秋日收获”,藏着怎样的抓捕密码? 正文 九寨沟警方的“十月战报”堪称亮眼。10月1日,涉嫌伪造证据的男子在景区门口徘徊4小时后被抓获,刚完成“打卡”就解锁了“银手镯”限定款 。10月9日,一名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嫌疑人还在感慨山水壮丽,就被布控民警当场控制。10月16日傍晚,漳扎镇彭丰路段的自驾游车流中,涉嫌诈骗的吴某、刘某被拦下,原本的休闲之旅变成了警车护送的“悔恨之行” 。10月23日,纪录被再次刷新:一名盗窃案在逃人员抵达景区仅3小时,尚未领略核心风光就被抓获归案,成了“最快落网纪录保持者” 。 这些案例并非偶然。九寨沟县公安局相关工作透露,当地早已立足旅游景区人员流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构建了独特的追逃体系。景区实行全面实名购票,每一张门票都关联着身份信息,与全国在逃人员数据库实时对接。酒店入住登记系统同样同步联网,逃犯即便想“隐姓埋名”也无从遁形。遍布景区的高清摄像头更是关键,其搭载的人脸识别系统能实现秒级比对,比人眼识别更精准可靠,哪怕逃犯刻意伪装,眼型、脸型等核心特征也能被捕捉比对 。 更具戏剧性的是逃犯们的心态。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曾发生类似案例,一名逃犯想着假期来景区“放松”,刚到第一天就被民警凭借经验“肉眼识别”抓获,他坦言自己成日提心吊胆,总以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九寨沟落网的逃犯也有着同样的侥幸,有人甚至在网红景点摆拍打卡,殊不知镜头另一端,民警的抓捕设备早已锁定目标,抓拍的画面比自拍还要清晰 。这种“自投罗网”的背后,是对现代警务技术的无知,更是侥幸心理的破灭。 九寨沟的追逃成效,更是区域警务联动的缩影。阿坝州公安系统的专项行动数据显示,九寨沟公安通过强化与旅游部门、外地警方的信息共享,已协助抓获多名在逃人员,仅州级层面就已协助外地警方抓获65人,跨区域联动让逃犯无处可藏 。这种模式并非个例,泰国早已通过AI天网覆盖景区,7个月抓捕180余名逃犯;秦皇岛、重庆等地也靠人脸识别系统成功锁定潜逃多年的罪犯,科技赋能让“天网恢恢”有了更具体的实现路径。 面对网友“建议全国景区开通追逃VIP通道”的调侃,九寨沟警方保持着清醒。他们在通报中提醒,违法犯罪者纵使逃至天涯海角,终将受到法律严惩,同时正告在逃人员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这场密集抓捕并非“业绩竞赛”,而是对违法犯罪的有力震慑。 结语 九寨沟的这波“追逃热潮”,本质是科技警务与精准防控的双重胜利。24小时运转的人脸识别系统、全域覆盖的实名登记网络、跨区域联动的警务机制,织就了一张让逃犯无处遁形的大网。那些怀着侥幸心理来景区“散心”的逃犯,误把仙境当“避风港”,最终在山水之间终结了逃亡之路。 网友的调侃背后,藏着对社会治安的认可。从张学友演唱会到九寨沟景区,这些“逃犯收割机”的出现,印证了科技让警务更高效,也彰显了法治社会“违法必惩”的坚定立场。期待这样的防控模式能在更多地方推广,让每一处公共场所都成为安全港湾,让“来了就别想跑”的玩笑,永远成为违法者的终极结局。

0 阅读:17
糖份超标的喵喵

糖份超标的喵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