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这一次是真的忍无可忍了。在结束以色列之行、准备登机离开时,他面对镜头直言不讳:“我个人对此的感受是一种侮辱,这完全是个极其愚蠢的政治噱头。”他斩钉截铁地强调,约旦河西岸绝不会被以色列吞并,“我们绝对不会同意这样做”。 先说说万斯到底带着啥任务来的,这加沙停火协议刚执行十几天,双方就天天互相指责对方违约,以色列说哈马斯没按时交被扣押人员的遗体,直接把加沙的生命线拉法口岸关了;哈马斯喊冤说废墟里找遗体缺设备,哪那么快。 万斯就是来当这个“和事佬”的,一边对着哈马斯撂狠话,说不配合解除武装就“被消灭”,帮以色列撑场子;一边又得劝以色列多点耐心,说找遗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怕双方一言不合又打起来。 为了稳住局面,美国都把200名军人派过来建协调中心了,专门盯着停火后的维稳,压根没打算派地面部队,就是想靠协调把这事按住。这任务本来就两头受气,结果以色列内部还给他添乱。 就在万斯和内塔尼亚胡会面的当天,以色列议会突然搞了个投票,要通过法案把约旦河西岸划进以色列的主权范围。 更可气的是,这投票差一票就没过,48票赞成对47票反对,明摆着不是啥国家共识,就是几个反对党议员故意挑时候搞事。 他们算准了万斯在这儿,想借着美国副总统的关注度,一边向国内选民秀“强硬”,一边给内塔尼亚胡难堪,把美以关系当他们内斗的工具。 内塔尼亚胡心里也清楚这是挑衅,赶紧撇清说这是“反对派搞的鬼”,可他既不敢公开反对,怕执政联盟里的极右翼翻脸掀桌子,又不敢支持,怕美国断了援助,只能装聋作哑。 但美国可忍不了这个,万斯刚在记者会上说“看好停火协议”,转头就被这投票打脸,这不是把美国的面子踩在地上摩擦吗? 万斯说“侮辱”,真不是夸张,美国是以色列的“大金主”,每年38亿美元军费说给就给,以色列的F-35战机、导弹防御系统,一半零件都得靠美国供应。 说白了,以色列的安全靠美国兜底,现在倒好,美国特使、国务卿、副总统连着跑过去维稳,以色列反而在背后捅刀子。 更关键的是,这投票直接威胁到美国的中东布局。这两年沙特、阿联酋这些海湾国家之所以跟以色列走近,是想拉着以色列一起防伊朗,可以色列要是吞并西岸,等于把巴勒斯坦人逼到绝路,阿拉伯世界全炸了。 阿联酋直接放话“吞并就是破坏和平”,这话明着是说以色列,实则是警告美国:再不管管,我们可就不跟你一条心了。 美国哪敢赌?它的能源安全、美元霸权都得靠这些石油国撑着,要是因为西岸这点破事把海湾国家推给中俄,那损失可就大了。 再说这“愚蠢的政治噱头”,真是说到点子上了,以色列议会难道不知道美国的底线?特朗普一个月前就划了红线,说不允许吞并西岸,鲁比奥在万斯之前访以时也反复警告,这会破坏加沙和平协议。 可极右翼就是不管不顾,在西岸新建了17个定居点,修公路把巴勒斯坦村庄切成碎片,想用砖头和推土机造出“既成事实”。 现在西岸60%的地盘都被以色列控制着,巴勒斯坦只占18%,本来就够紧张了,9月份还刚发生过枪击事件,两名以色列人死亡,以色列当场就禁了约旦的援助物资,局势一触即发。 这时候搞吞并投票,不是火上浇油吗?国际社会更不买账,埃及、沙特等15个国家联名谴责,联合国说这违反国际法,欧盟都准备给定居点产品加税,连中美立场都罕见一致地反对。以色列这是把自己往孤立里推,纯属短视。 万斯之所以把话说得这么死,“绝对不会同意吞并”,根本是美国算清了账。 国内层面,特朗普政府得平衡选票,既不能让犹太选民觉得不支持以色列,又不能惹恼阿拉伯裔和穆斯林选民,所以必须用强硬表态稳住两边。国际层面,美国在乌克兰、南海到处要操心,根本没精力再给以色列的冒险买单。 要是以色列真敢强行吞并,美国下一波军售审批说不定就卡住了,F-35的零件一断供,以色列的防空系统都得歇菜,到时候谁来保护特拉维夫? 内塔尼亚胡心里门儿清,所以赶紧批评这投票是“挑衅”,就是怕美国真翻脸。 可这事的后遗症已经出来了。加沙停火协议本就脆弱,以色列这一闹,巴勒斯坦那边更没心思谈了,哈马斯直接说这是“公然违反国际法”,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也会打折扣——毕竟美国连自己的盟友都管不住,还怎么保证“两国方案”能落地? 所谓“两国方案”,说白了就是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各自建国,西岸是巴勒斯坦的核心地盘,以色列非要抢,和平根本无从谈起。 说穿了,以色列议会这波操作就是拿国家利益换政治私利,反对党逞了一时之快,却把以色列架在了火上烤;万斯的怒火也不是为了巴勒斯坦人,是为了美国的中东霸权不被这伙短视的政客搅黄。 现在国际社会都在盯着,要是以色列还不收手,下一次美国可能就不是骂两句那么简单了。 毕竟靠山再硬,也架不住自己反复作死,以色列要是真把美国的耐心耗尽,最后只能自己吞下孤立的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