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撰文写道:“中国隐忍已久,准备已久,

史鉴奇谈 2025-10-26 06:05:56

针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撰文写道:“中国隐忍已久,准备已久,底气已足,一旦出手就是绝地大反击,打出稀土牌就相当于对全球按下了‘n-1’暂停键,甭说关税,美国就是拿芯片牌来换稀土牌也没用,因两者杀伤力完全不能对等,除非特朗普愿意拿更大的筹码来进行‘大交易’。”   石齐平先生那句“按下‘n-1’暂停键”的比喻,确实点中了要害。稀土这玩意儿,真不是普通商品。   它就像现代工业体系的“维生素”,量不大却哪儿都离不开。中国手握这张牌,底气就来自几十年积累的、别人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绝对优势。   美国国防部自己都承认,他们的军工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稀土。像F-35战机,造一架就得用掉四百多公斤稀土材料。   没有中国稳定供应,五角大楼的武器升级计划可能就得卡壳。这可不是少买几部手机那么简单,它直接关系到美军高端战机的生产线能不能转得动。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统治力,可不是光靠地底下埋着的资源。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   这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壁垒,比如高效的稀土串级萃取技术,让中国能经济地从矿石里提炼出高纯度产品。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己干,但重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从开矿到分离提纯,没个三年五载根本看不到希望,更别说达到中国的成本控制水平了。   所以稀土这张牌,和芯片牌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封锁确实给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制造了麻烦。   但芯片领域玩家多,技术路线也在不断演进,中国突破封锁只是时间问题。稀土却不同,它的不可替代性更强,供应链更集中。   中国如果对稀土出口施加限制,美国短期内连个像样的备选方案都找不到。这可不是靠钱就能立刻解决的难题。   特朗普政府当年以为靠关税大棒就能让中国屈服,实在是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准备。中国早就启动了供应商多元化战略,同时也在提升国内大豆产量,降低对单一进口源的依赖。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稀土领域。中国一边规范开采保护环境,一边全力向产业链后端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你想,如果中国不仅能提供稀土原料,还能生产出性能顶尖的稀土永磁材料直接用在老美的F-35上,那这博弈的筹码岂不是更重了?   美国一些舆论散播“稀土牌无用论”,说什么美国可以自己开矿或者找替代源。这话也就听个响。先不说美国本土稀土矿多是轻稀土,而军工急需的重稀土全球八成以上储量都在中国南方。   就算美国重启矿山,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提炼,因为关键的分离技术握在中国手里。有赣州的业内人士讲得特别直白:“为什么美国有稀土矿却做不起来?因为技术在中国人手上。” 这种依赖是结构性的,短期内根本绕不开。   中国并不轻易把稀土武器化。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曾有表态,意思是如果谁想用中国出口稀土制造的产品来反制中国,中国人民不会高兴。这其实划下了一条清晰的底线:稀土是中国反制无端打压的防御性工具,目的是让美方认清相互依赖的现实,迫使其回到理性谈判的轨道。   真要到了中国不得不打出稀土牌的那一步,全球多个关键行业都可能感受到震动。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到风力发电机组,其生产都可能因稀土供应波动或价格上涨而受影响。这种波及效应会让美国在贸易战中承受更大的国际压力。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也使得中国在承受贸易战冲击方面有更强的韧性。   石齐平先生提到的“大交易”,点出了问题的核心。美国指望中国在农产品采购这类局部让步上满足其要求,却不触及科技封锁等结构性矛盾,显然不现实。中国期待的,是美方能够真正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发展权利,或许包括调整其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单边制裁措施。如果美国不愿意拿出足够分量的筹码进行平等谈判,那么中国完全有能力在稀土等关键领域保持战略定力。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深刻反映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复杂性。它早已超越简单的贸易逆差顺差,演变为一场关于技术主导权、供应链安全和国家长期竞争力的深层较量。中国凭借在稀土领域构筑的从资源、技术到市场的全方位优势,无疑已经在这场高端博弈中占据了有利位置。这张牌蕴含的力量,足以让任何试图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的对手冷静下来,认真权衡后果。

1 阅读:468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