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第二天,高市早苗就向特朗普表忠心,中国不买的东西,日本出钱买! 2025 年 10 月 21 日刚在国会当选日本第 104 任首相,成了该国头一个女首相,转天就通过白宫的私下渠道给特朗普递了话,说中国不买的美国大豆,日本全包了,这会儿正加急拟定采购政策呢。 谁都知道,美国大豆以前大半的销路都靠中国撑着,前些年中国每年进口的美国大豆能占其出口量的半壁江山,美国中西部的农民指着中国订单过日子。 可后来中国要么是自家大豆产能提上来了,要么是调整了进口结构,开始从巴西、阿根廷这些地方多进货,美国大豆一下子就堆了库存,农民急得跳脚,特朗普政府也一直愁着找下家接盘。 偏这会儿高市早苗凑了上来,简直是 “瞌睡送来了枕头”,生怕晚一步就显不出自己的 “忠心”。 可日本自己真的需要这么多大豆吗?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日本的大豆自给率才 7%,常年得靠进口,但需求早就稳定了,每年也就 350 万到 390 万吨,2024 年进口总量才 317 万吨,其中从美国买的已经占了 65.7%,剩下的从巴西、加拿大补够就行。 现在突然要接手中国减少的份额,要么是逼着国内的私营采购企业砍了巴西、加拿大的订单,平白得罪其他贸易伙伴;要么就是买进来堆在仓库里,最后还得日本纳税人买单。 更别说日本本土农业本来就脆弱,一直靠着政策保护,突然砸进来这么多美国大豆,搞不好还得冲击自家的豆制品产业,可高市早苗哪儿顾得上这些,眼里只盯着怎么讨好美国。 其实这事儿也不意外,高市早苗打早就跟美国穿一条裤子。 以前在安倍内阁当大臣的时候,就天天把 “深化美日同盟” 挂在嘴边,对美国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现在刚上台根基不稳,更得靠着美国的支持镇场子 —— 不管是修宪扩军的野心,还是在亚太地区跟中国较劲,都得看美国的脸色。 所以才急着用大豆当 “敲门砖”,说白了就是拿日本的利益换美国的撑腰,把一国政府的尊严当成了表忠心的筹码。 反观中国这边,减少进口美国大豆压根不是 “赌气”,而是实打实的自主选择 —— 要么是产业升级的需要,要么是供应链多元化的布局,完全掌握着主动权。 可日本倒好,硬是凑上去当 “接盘侠”,明明自己消化不了,还非得打肿脸充胖子 。这操作跟以前为了抱美国大腿,硬着头皮跟着加征关税、搞供应链脱钩的傻事如出一辙,从来没想过本国的实际需求,只想着当美国的 “马前卒”。 说白了,高市早苗这波操作,看似是 “会来事”,实则暴露了日本外交的软骨病 —— 连新首相上任的首要考量,都不是国内的经济、民生,而是怎么讨好美国主子。 大豆这东西虽小,却戳破了日本所谓 “大国” 的假象:连基本的自主决策权都没有,事事要看美国脸色,这样的 “首位女首相”,开局就把路走窄了。你们说,为了抱大腿不顾自家利益,这买卖真的划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