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中国的大白菜”。若韩方真的停止进口,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完全能够消化这部分产量,不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影响,反观韩国,情况就紧张多了。 韩国某智库拿“不买中国大白菜”类比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这说法压根没看清两边的底气差距,简直是拿鸡蛋碰石头。中国拒美国大豆是因为大豆对外依存度曾很高,反制能打在痛点上,可大白菜这事儿,两边的依赖关系完全反过来了。 若韩方真的停止进口,中国这边压根犯不着慌。咱们国家本身就是大白菜种植大国,从东北的窖藏白菜到山东的应季鲜菜,产区遍布大江南北,每年的总产量随便就能达到几千万吨。 出口到韩国的那些量,在国内总产量里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就算突然少了这部分出口,庞大的内需市场分分钟就能消化掉。菜市场里的大妈大爷日常买菜、餐馆后厨备货、家庭腌制酸菜,哪样都离不开大白菜,更别说还有专门的深加工企业能把白菜做成泡菜、脱水蔬菜,销路根本不愁。山东那些主要供出口的菜农,转脸就能把菜卖给本地批发商,顶多就是少赚点出口的差价,根本不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根基。 反观韩国,情况可就紧张多了。韩国人对大白菜的需求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不管是日常炒菜还是做国民美食泡菜,都得靠它撑着,每年光消费就得两百万吨左右。 自己本土产量跟不上,每年得从国外进二十多万吨,而这些进口的白菜里,几乎全靠从中国买,别的国家根本补不上这个缺口。之前韩国为了能顺利进口中国白菜,还特意把27%的进口关税降到了零,政府层面都先后五次主动从中国采购,这早就说明他们离了中国白菜根本不行。 真要是断了中国的货,韩国想找替代来源比登天还难。周边国家要么产量有限,要么种植周期不匹配,就算能找到点货源,运输成本、保鲜成本也得往上飙,最后落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肯定翻好几倍。2022年韩国就因为本土白菜减产,进口又没跟上,导致白菜价格飙升,普通家庭买颗白菜都得犹豫半天,要是真停了中国进口,这种“白菜危机”只会更严重。 更要命的是韩国的泡菜产业,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靠着中国低价优质的白菜维持利润,一旦换了更贵的原料,要么就得涨价失去客户,要么就得压缩利润甚至亏本。普通民众也得跟着受影响,泡菜可是餐桌上的必需品,价格涨了日子怎么过?到时候舆论压力一来,政府肯定得头疼。 再说了,中国反制美国大豆是因为大豆是重要战略物资,而大白菜对中国来说就是普通农产品,两者的战略重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韩国智库想拿白菜当“反击武器”,纯属没看清自己的短板,也高估了自己的底气。 真要这么干,最后只会是中国菜农转内销照样赚钱,韩国老百姓却得为一颗白菜发愁,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主意,恐怕也就只能停留在嘴上说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