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他那天,没要钻戒。 甚至没问过他家有没有首付。 别人追着问“你图啥”,直到看见二十年后的清晨——他蹲在阳台给她养的多肉擦叶子,她在厨房煎糖心蛋,油星子跳起来,两人抬头笑时,眼里的光和当年一模一样。 当年选他,不是图安稳。是他懂她为写支教文章翻三座山的执着,是他在她被领导骂哭时,递来笔记本说“把委屈写成故事,比哭有用”;是他把攒了半年的稿费塞给她:“去做你想做的公益,我养得起我们俩。” 有人说“你们不般配”,可般配哪是房子车子能算的?他帮她把支教的小事做成了公益项目,她帮他把熬夜写的稿子改成最暖的故事。他懂她的“不切实际”,她陪他的“不够聪明”——所谓灵魂契合,不就是你愿意为我“浪费时间”,我愿意为你“犯傻”? 那天她刷到“愿得一人心”的句子,转头问他:“咱们算吗?”他把剥好的橘子塞进她嘴里:“算,因为我看你的时候,从来没觉得日子过得快。” 你们说,真正的爱是不是这样?不用算“我付出了多少”,只要想起对方,就忍不住笑——“呀,我怎么这么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