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把汉文帝刘恒没敢做的事给干了,他把吕后的牌位从太庙之中撤掉,理由是吕后“杀害

炎左吖吖 2025-10-25 10:55:36

刘秀把汉文帝刘恒没敢做的事给干了,他把吕后的牌位从太庙之中撤掉,理由是吕后“杀害三赵,并且专王吕氏”,所以不配再呆在太庙之中受祭祀。 五十岁的汉光武帝刘秀站在太庙门前,身后是一排青铜牌位。 今日,这位以“仁德”闻名天下的开国皇帝,要干一件前无古人的事。 将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吕后吕雉的牌位,从供奉了百余年的太庙中撤出。 “吕后杀害三赵,专王吕氏,秽乱宫闱,不配受后世祭祀。” 刘秀说完后,一旁的侍从捧来木匣,将吕后牌位收走。 这一幕,被史官记入《后汉书》,也成了东汉初年最耐人寻味的历史注脚。 那么,吕后为何被“请”出? 太庙是什么地方? 那是汉室祭祀祖先的神圣殿堂,牌位上刻的不仅是名字,更是“天命所归”的正统性。 汉文帝刘恒以“仁君”闻名,在位时轻徭薄赋、废除肉刑,死后被尊为“太宗”,牌位自然该入太庙。 可问题出在吕后身上。 那个辅佐汉惠帝、权倾朝野的女人。 她虽在刘邦死后稳定了朝局,手段却狠辣。 为巩固吕氏权势,她诛杀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甚至将刘邦的其他子嗣赶尽杀绝。 又大封吕氏子弟为王,把持朝政,差点让刘氏江山改姓吕。 刘秀登基时,西汉已亡,新莽乱政,他起兵复兴汉室,打的就是“复高祖之业”的旗号。 可当他要为祖先“正名”时,发现太庙里供着的,是个手上沾着刘氏子孙鲜血的吕后。 “祭祀是敬祖,不是遮丑。” 刘秀对大臣解释:“吕后杀三赵、专吕氏,这是汉室的耻辱。让她继续受祭,是让祖先蒙羞,让天下人看笑话。” 撤掉吕后牌位,只是刘秀“清理门户”的开始。 他对后宫与外戚的限制,比史书记载的更深远。 阴丽华是刘秀的发妻,史载她“雅性宽仁”。 可即便如此,刘秀对她娘家的约束从未松懈。 阴家兄弟封侯后,刘秀要给阴兴增邑,阴兴却推辞:“外戚权重,自古鲜有善终。我兄妹蒙陛下厚待,当知进退。” 刘秀闻言大笑:“卿真乃我朝‘清醒人’!” 后来阴丽华成了皇后、皇太后,始终谨记兄长教诲,从未为家族求过一官半职。 刘秀对阴家的克制,与对吕后的清算一脉相承。 他不要“外戚荣耀”的虚名,只要“家国平衡”的实利。 连“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马援,都栽在这条原则上。 马援之女是汉明帝刘庄的皇后,按常理,马家该享荣宠。 但刘庄牢记父亲“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的训诫,马援晚年卷入朝堂争议死后,马家立刻被边缘化。 马援棺木入葬时,刘庄只说了一句:“卿忠勇,然外戚不可逾矩。” 刘秀以为,撤掉吕后牌位、约束阴马两家,便能断了外戚专权的根。 可他没想到,自己亲手埋下的“隐患”,会在百年后爆发。 汉章帝刘炟十九岁驾崩,十岁的儿子刘肇继位。 窦太后临朝称制,其兄窦宪迅速掌控朝纲,开启东汉外戚专权的先河。 到汉桓帝时,梁冀一门三皇后、六贵人,权倾朝野,甚至能毒杀皇帝。 这反讽像一记耳光,抽在刘秀的“治家理想”上。 但细想,刘秀的局限也源于时代。 他或许能约束阴、马这样的“明白人”,却管不住后世皇帝的软弱,更挡不住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可这恰恰凸显了刘秀的伟大。 他明知无法杜绝外戚干政,仍要以制度与道德划清界限。 他清楚历史会有反复,仍要用“拆牌位”这样的举动,为后世立一面镜子。 刘秀撤掉吕后牌位,不是“薄情”,是“重诺”。 没人知道吕后的牌位最终去了哪里,但刘秀的“拆牌位”之举,早已刻进史书。 真正的政治智慧,不是粉饰太平,而是直面历史,不是纵容特权,而是划清底线。 东汉后期的外戚干政,或许是对刘秀的“嘲讽”,但更像是一场迟到的“验证”》 主要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东汉光武帝做了一件事,让吕后比戚夫人还惨)

0 阅读:76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