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米的水,也没能托住他!37岁爸爸这一跳,在7岁女儿面前再没抬起头 “就那么点水,能出啥事?”我猜,他在跳下去前一秒,心里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可命运,偏偏就爱惩罚这种“想当然”。近日,一位37岁的爸爸、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就在1.1米深的泳池边,用最不该有的一个动作,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监控定格:那漫长的30秒,是女儿的整个童年 咱们来回看那个让人揪心的监控: 晚上6点34分,他站在池边,想都没想,一个猛子就扎了下去。 “砰——”头直接撞上了池底,那可是硬邦邦的混凝土啊! 他居然还站起来了,然后就那么弯着腰,僵在水里,一动不动。 他7岁的女儿就在旁边,一声声地喊着爸爸,可他,再也给不出任何回应。 从跳下到画面结束,整整半分钟!周围游泳的人、岸上的救生员,谁都没想到这个站着的人正在经历什么。最后还是小女孩哭着跑回家,才喊来了妈妈…… 可一切,都太晚了。 二、我们都想错了:浅水,有时候比深水更吓人 你是不是也觉得:“1.1米,不就到胸口吗?站起来不就完了?” 错!正是这种想法,才最要命。 第一,水根本没你想的那么“软”。头朝下扎下去,速度加上你自身的体重,你的脖子根本扛不住那股劲。 第二,“站着没问题”是个害死人的错觉。水是到你胸口,可你跳下去时,头永远是第一个碰到池底的! 第三,越会水的人越“虎”。总觉得自己是老手,阴沟里翻不了船,结果呢?往往出事的就是这些人。 三、出了事怪谁?泳馆有责任,但他自己呢? 说实话,泳池立了“浅水区”的牌子,也安排了救生员,事后肯定要扯皮。 但咱们摸着良心说,第一个没把他自己当回事的,不就是他本人吗? 那么大个“浅水区”标识,他看不见吗? 非要用最危险的头朝下姿势往浅水里跳,这能怪谁? 最可怜的是孩子,7岁的小姑娘,眼睁睁看着爸爸因为一个鲁莽的动作倒下,这得是多大的心理阴影? 四、这样的悲剧,何止这一桩! 想想看,新闻里类似的教训还少吗? 海边耍酷,背对着浪头,一个浪拍过来,颈椎“咔嚓”一声,人直接瘫了。 觉得小河的水深不见底,一个猛子扎下去,头撞上水底的石头,再也没上来。 · 泳池里学着运动员跳水,结果脑袋磕到池底,当场就昏死过去…… 每一次出事儿之前,他们都觉得“没事儿,我心里有数”。 五、咱们当大人的,真别太自信了 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我们整天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喊“别跑!”“别头朝下跳水!”,可轮到我们自己呢?规则好像是给别人定的一样。 安全这事儿,真不是墙上的标语,那是得刻进脑子里的东西。 这位37岁爸爸的命,就是用最惨的方式在提醒我们:守规矩,不丢人,那是在保命;对危险心存敬畏,才是对老婆孩子最大的负责。 泳池边的牌子救不了装瞎的人,救生员也拉不回一心要跳的人。这场悲剧,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只要他在跳之前,能像教育自己学生那样,对自己说一句:“别莽撞。” 分享今日的感悟 爆料 爆料 分享今日的感悟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