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国今天清空全部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因为我们抛出的是美债,换回的,却是瞬间暴跌的美元。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很多人一听“抛美债”,心里热血沸腾,觉得这是一招狠棋——既能让美国疼,又能展示咱们的实力。 但问题是,美债可不是普通欠条,它是美国政府开的带利息的借条,能随时转手卖掉。 全世界都在买它,是因为它安全、流动快、能换美元,咱们买美债,说白了,是给外汇储备找个“随取随用”的保险柜。 可要是这7307亿全扔市场,问题就来了。 美债市场一天的成交量大概五千亿美元,你突然往里砸七千多亿,就像往一口井里倒进一条鲸鱼,水直接炸上天。 债价一塌糊涂,没人敢接盘,收益率飙升,美国融资成本瞬间暴涨。 这时候,美元的根基就松了,债市崩一角,美国政府要借钱得多花利息,投资者会心虚,资金立刻转向欧元、日元和黄金。 而美元汇率跟着跌,我们手里换回的那一大堆美元现金,购买力也跟着缩水。 美元是全球结算货币,全球贸易有八成以上靠它结账,它一跌,全世界都跟着晃。 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几乎所有外贸合同都按美元定价,汇率一波动,利润立刻蒸发。 去年广东有家家电企业就遇到过类似情况,美元短短一周跌了10%,一笔百万美元的订单,亏了几十万,更何况那只是小波动,真要全面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更惨的是那些“两头在外”的企业——进口原材料靠美元,出口收款也是美元,美元一贬,进的原料更贵,出的产品反而不值钱。 收入减少、成本上升,利润被双向夹击,现金流被掏空,银行看风险变大,收紧贷款,企业撑不住,就只能裁员、停产,整个产业链都受拖累。 美元乱了,贸易也跟着乱,客户付款的币值天天在变,今天签的合同,明天可能就得重算价。 有的客户会延迟付款,有的干脆毁约,东南亚那边的客户可能转向欧洲买货,美国公司也会趁乱鼓动政府加关税,说白了——一场金融混乱,能瞬间把工厂的订单打回原点。 最要命的是,这还会引发“连锁效应”。 中国一卖,日本、英国这些大债主肯定会跟着抛,美债价格进一步崩盘,美元更不值钱。 而美国为了自保,可能直接动用金融制裁,冻结海外账户、限制结算通道,结果不仅美国受伤,我们手里的外汇资产也得缩水,一环套一环,全球经济全乱套。 有经济学家形容这招叫“七伤拳”——看似打对方,其实先打自己,美债价格每跌10%,中国账面就少730亿美元,那可不是小数。 更别提跟着倒下的出口厂、就业岗位和供应链,这一折腾下来,工人没单可接,外贸企业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中国早想明白了这一点,这些年一直在“稳着减”,从2011年高峰的1.3万亿美元,到现在7307亿,十多年减了近一半,全程没引发市场动荡。 每个月小幅调整几十亿,让市场慢慢消化,同时增持黄金、调整外汇结构,到2025年,中国黄金储备已经连涨十个月,超过7400万盎司。 黄金不靠信用,越乱越值钱,这就是防美元暴雷的保险。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布局“去美元化”,通过和俄罗斯、巴西、沙特这些国家签本币互换协议,在能源、矿产贸易中试行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在完善,企业开始学着用多种货币报价,出口不再完全绑在美元身上。 产业出海、本地化生产、海外收购,也让中国制造不再只靠出口吃饭。 所以,清空美债听起来痛快,实际上跟拿榔头砸自己脚差不多。 真正的聪明做法,是一点点减、一层层换,让市场有时间适应,也让人民币慢慢站稳脚,等哪天人民币真成全球主流货币,美债涨不涨、美元跌不跌,咱们都不用担心。 在那之前,7307亿美元不能乱动,抛出去换回的,只会是掉价的美元、乱掉的汇率,还有被自己掐断的订单。 真正的大国,不靠一时冲动,而靠看得长、走得稳。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