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率211人离开,郑丽文人事名单再出炉!第二个韩国瑜出现! 朱立伦带着211人集体辞职,郑丽文一上台就甩出一份新的人事名单,整个台湾蓝营仿佛换了血。岛内外舆论一下子炸开了锅。 有人说这可能是蓝营近十年最有冲击力的一次权力更替;也有人盯着郑丽文这股“草根劲”瞄,说她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韩国瑜。 蓝营内部派系林立,外部压力山大,这一轮人事地震将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直接牵动着两岸关系和未来区域局势,国际社会都在紧盯着这一出大戏。 朱立伦带队离场,郑丽文“空降”主导新局,权力格局一夜之间天翻地覆。10月22日,朱立伦直接宣布带着包括连胜文、夏立言等211人“总辞”,蓝营核心班底全员换血,接下来的一周里,郑丽文甩出新的人事安排,动作相当利落。 她保留了李乾龙和季麟连任副职位置,又把南投县李哲华推上“组发会”主委,吴宗宪则成了“文传会”的新掌门。这些人选里,有朱立伦时期的老臣,也有地方派系的得力干将,郑丽文一出手就把派系平衡玩明白了。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人,更像是蓝营摆脱内耗、准备迎战2026县市选举的一次大集结。蓝营基层党员投票率比去年高出一截,说明底层的积极性被激活了。 郑丽文重用不同派系人马,既是姿态,也是考验,能不能真的让郝龙斌、侯友宜这些“老对头”心服口服,还得看她后续手腕。 郑丽文上位,外界很快把她和韩国瑜放到一起比较。韩国瑜当年凭一身“接地气”、一口大白话,搅动了整个台湾政坛。郑丽文同样有草根背景,但打法明显不一样。 她更注重逻辑梳理,讲话犀利,擅长用舆论塑造议题。她在“大罢免”时组建“在野大联盟”,用行动证明自己能联合不同声音。 相较韩国瑜靠幽默和亲民,郑丽文更像是一把“锐器”,敢于正面硬刚对手,岛内绿营都承认她的爆发力。蓝营网络声量一周之内飙升35%,大家都在讨论她是不是“第二个韩国瑜”。 不过,草根风格容易点燃支持者激情,却也容易让中间选民觉得“太刚了”,蓝营能不能借机团结更多人,还得看郑丽文能不能把这股风潮转换成长期的组织力。 蓝营内部派系斗争早已不是新鲜事。历史上,蓝营被批评为“酱缸文化”,只要遇到选举,派系之间就开始内耗,朱立伦时代改革被指动作慢,错失了好几次突破的机会。 郑丽文这一波人事调整,除了要协调“战斗蓝”和地方主委联盟之间的关系,还得借助李哲华、吴宗宪这些地方大佬的力量,填补各地的空白。 如果蓝营这次不能把内部矛盾压住,等到2026年地方选举,可能连现有的阵地都守不住。过去十年,蓝营县市长席位从54%一路下滑到42%,这已经是个危险信号。 郑丽文如果能学洪秀柱那样,把政策说清楚,既硬朗又不失温和,或许能带蓝营走出新路。到头来,蓝营到底是继续拉帮结派,还是借郑丽文之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革新,接下来这半年就是试金石。 郑丽文的人事组合拳,确实让人看到蓝营想要变的决心,但“韩国瑜式”风格能不能变成持久战力,还得看她能不能稳住局面。 蓝营这次的转型不仅是内部权力的博弈,更是整个台湾政治生态是否能跳出老套路的一次机会。 参考资料:交棒郑丽文 朱立伦10月底将率211名国民党干部辞职 2025-10-23 16:44·台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