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对美国船只进行收取特别港务费以来,从美国到中国的货物到中国港口的美国船只,为了逃避停靠特别港务费,他们有了新办法。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过去,美国船公司往中国港口送货,几乎是畅通无阻,靠一靠、卸一卸,走个手续就完事。而现在,这一切都变了。 自2025年起,中国宣布:凡是悬挂美国国旗或隶属于美国注册公司的商船,只要进入中国港口,就必须缴纳一笔“特别港务费”。起初是每吨400元,看似不算离谱,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个起点。 官方早就明说——2027年前将逐步涨到每吨1120元。换句话说,一艘中型货船进一次中国港,少说也得掏四五百万人民币。 美国船东们一听,全傻眼了。毕竟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而中国又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地市场,放弃不可能,硬顶又太贵,于是各种“花式避费”的手段开始登场。可以说,航运界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猫鼠游戏”。 最早出手的,是一家希腊船公司,旗下有艘常跑中美线的货船——“海洋荣耀号”。这家公司表面上挂的是希腊旗,实则长期为美国企业运输货物。 新规一出,他们立刻动起了歪脑筋,试图通过改登记地、换股东结构的方式“洗身份”,让自己不再被划入美国船只范围。为此,他们甚至把船暂时停靠在新加坡,重新办理船籍注册,文件厚得像一本字典。 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中国港口的系统更新得很快,所有船舶信息都联网自动识别,不光看国旗,还查股权归属、公司注册地址、主要股东国籍,任何一点带“美”字的背景,都会被系统锁定。 结果,“海洋荣耀号”折腾了两个月,花了上百万美元,最后还是没逃过那一笔港务费。反而因为长期停航、改名、改登记,损失的远比那笔费用更大。公司财务后来总结:这是一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操作。 另一边,美国本土的航运巨头——美森轮船(Matson)也没闲着。这家公司在中国有大量货运线路,主要跑夏威夷、洛杉矶到上海、宁波、厦门的航线。港务费一出,他们的运营成本立刻飙升。 为了节约开支,美森轮船很快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改走韩国济州港。原本货船从美国直接驶向中国,现在改为先到济州卸货,再由韩国本地的合作公司负责转运到中国港口。 理论上,这样可以绕过“美国船只入港”的收费条款。刚开始几个月,看起来确实省了一笔钱,但很快问题来了。 济州港根本不是为中美贸易量级设计的,短短几周就被堆满集装箱,码头上连转运的空间都不够。船延误、仓储费飙升、货物积压,客户怨声载道。特别是一些时效性强的电子产品、农产品,经常一拖就是十几天。 结果,美森轮船不仅没省到多少钱,反而因为延误赔偿、客户流失损失惨重。到2025年5月,公司高层不得不宣布:恢复直航中国。没办法,算来算去,还是掏那笔港务费最划算。那时候业内笑称:“美森的船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回了中国的怀抱。”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农业巨头ADM公司也没能“幸免于难”。他们主要向中国出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为了降低成本,ADM试图以“混装”手段掩盖货物来源,把美国产大豆与南美大豆混合装运,试图以巴西产地名义通关。 结果,中国海关的检测技术可不是吃素的。通过基因追踪、产地检测等手段,一下子就查出其中一批货物有美国来源。最终,ADM不仅被要求补缴港务费,还被处以10%的罚款。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下降了15%,农业界一片哀嚎。 一时间,美国企业意识到,中国这套“特别港务费”制度,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反制体系。任何想钻空子的行为,几乎都无路可逃。更关键的是,中国此举的背后,不只是经济账,更是一种政治与战略信号——你加我关税,我就让你靠港的成本翻倍。 不过,中国的政策可没一刀切。凡是由中国船厂建造、并在中国注册的新船,即便运送美国货物,也不收这笔港务费。 这一细节,让美国企业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既然避不开,不如换个思路,从源头解决问题。于是,从2025年下半年起,越来越多的美国航运公司开始找中国造船厂合作造船。 最典型的,又是美森轮船。这家公司在权衡多方利益后,宣布投资24亿美元,在中国订造4艘新型大型集装箱船。 这些船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最新环保标准,还采用了中国自主设计的液化天然气动力系统,能耗低、维护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船完工并在中国注册,它们就可以享受“免特别港务费”的待遇。 如此一来,美森轮船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间接促进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有人笑称,中国这一招“打得漂亮”——表面是收费,实则把美国企业引进来投资造船,为中国船厂送上了大单。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今天起,中国对等反制!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