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的两岸论述,藏着比“和平”二字更深的门道。比起单纯看她说了什么,读懂她背后的民意判断,才真正摸到了两岸关系的新脉络。 过去总有人觉得,国民党谈两岸只能“模糊处理”,否则赢不了选举。但郑丽文偏反其道而行,高呼“我是中国人”,还承诺恢复“国统纲领”,反倒以过半选票当选。这根本不是冒险,而是精准踩中了岛内的民意转向。 民进党靠“抗中”营造的舆论假象正在破碎,“求和平求发展”的沉默多数早已按捺不住。从罢免案惨败到民众对民进党两岸政策不满超60%,这些信号都在说明,清晰的两岸立场不再是负资产。郑丽文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把这种民意变成了自己的政治底气。 她提出的“两情相悦的统一”,更像是种务实的破冰思路。不搞强制灌输,而是用农业合作、文创联盟这类实在的交流拉近距离,本质是用民生共识搭起统一的桥梁。这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也让“九二共识”从政治术语变成了能摸得着的好处。 两岸关系的推进,从来不是靠一方的一厢情愿。郑丽文抓住了民意的钥匙,接下来能不能打开和平合作的门?你觉得这种“以民生促共识”的路子,能走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