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特森又发飙了,直接点名道姓指责中国:如果要做一个全世界“信不过”的合作伙伴,全世界将与中国脱钩。 这事儿可真有意思,声音越大反而显得越心虚。我翻了下最近的消息,发现就在贝特森放狠话的同一天,他还在忙着另一件事——考虑对中国实施软件出口限制。这边说要“脱钩”,那边却紧紧抓着谈判桌不放,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脱钩”,《华盛顿邮报》早就分析过,这根本就是个损人不利己的主意。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智能手机和电脑显示器占比分别超过80%和78%,真要一刀两断,美国人连买部手机都可能成问题。 他们通过“小院高墙”、“友岸外包”等手段,试图将中国隔绝在高端制造业和关键原材料领域之外。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既分割了全球产业链,也推高了本国物价。美联储褐皮书显示,关税已经推高物价,美国消费者正感受到冲击。 更让人纳闷的是,美国一边喊着要“脱钩”,一边却又在和中国谈关税互减。根据中美之前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各自将关税降至115%,同时保留10%的附加关税。 面对美方的摇摆,中方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战略定力。商务部发言人的回应简洁有力:“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中国东盟贸易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市场多元化战略正在显现成效。 看看现实就明白了,中国商务部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已经把自己折腾到了近百年的关税最高水平。上次出现这么高的关税时,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都还没诞生。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做法,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都在悄悄保持距离。 说到稀土,这倒是中国的王牌。美国高科技产业离不开稀土,而中国恰好拥有这方面的优势。这就好比修车师傅握着唯一的工具箱,车主再嚣张也得客气点。但中国并没有轻易打出这张牌,体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说实话,全球经济如今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若是硬要“脱钩”,美国GDP可能因此下降1.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数千亿美元的财富损失。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实在算不上高明。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深度交织,进行贸易、投资和互动,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缓和冲突的力量。从历史上看,制裁、关税、“脱钩”和孤立,从来不会真正带来繁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傲慢的美国突然发现不对劲了,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方最近一系列
【26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