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法新社都报道,美国正琢磨着搞个新限制,专门卡那些用了美国软件制造、或者本身含美国软件的产品,出口全都得受限,从咱们日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到高端制造的飞机引擎,都被划进了 “黑名单”。 说白了,美国这是把 “卡脖子” 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想赶在会谈前先攥住个筹码。 他们觉得软件是自己的优势领域,不管是工业设计用的核心软件,还是设备里嵌的系统程序,只要掐断供应,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得停摆。 尤其是飞机引擎这种精密制造,以前确实依赖欧美软件做仿真和设计,笔记本电脑里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也一度是美国的天下,美国估摸着拿这个开刀,咱们就得在谈判桌上让步。 可他们忘了,这几年美国动不动就搞限制,早把咱们逼上了自主替代的路子,现在哪还那么容易被拿捏? 就说他们盯着的飞机引擎,中国航发早就牵头搞出了 “智周” 软件,专门针对航空发动机这种复杂装备做设计仿真,能平衡多学科指标冲突,现在都已经在工程机械、工业电机这些领域验证过了,下一步就要往航天、船舶领域推,飞机引擎的软件依赖早就开始松绑。 真要是美国断供,咱们有自己的家伙事儿顶上去,顶多是多花点时间磨合,根本不会被一棍子打死。 再看笔记本电脑这类民用设备,更没什么可慌的。 这些年国产操作系统早就不是摆设了,麒麟、统信系统在政务、企业端铺开了不少,日常办公用的 WPS、设计用的 CAD 替代软件,功能早就跟得上主流,普通用户换过来几乎没感觉。 美国要是真限制含美软件的笔记本出口,咱们自己的厂商正好能趁机扩大市场,反而给国产软硬件生态送了波助攻。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招看似针对中国,实则先扎了自己人一刀。 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市场,不管是微软的操作系统,还是波音的飞机引擎,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都不低。 真要是实施限制,首当其冲的是美国那些科技巨头 —— 微软可能丢了上亿的授权费,波音的引擎订单说不定要被空客抢走,这些企业能乐意?之前美国搞芯片限制,英伟达、高通就哭着喊着要豁免,这次要是动了软件的蛋糕,估计华盛顿的游说电话能被打爆。 说到底,美国还是抱着老一套霸权思维不放,以为靠威胁就能让中国妥协。 可这几年的事实早就证明了,你越卡,咱们越拼,自主创新的步子反而迈得更快。从芯片到软件,从航天到航空,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缺啥都得求人的状态了。 赶在会谈前玩这套威胁把戏,无非是想给自己壮胆,真要掰扯起来,他们手里这张牌根本没那么硬。 这熟悉的戏码演了一遍又一遍,美国自己不累吗?反正中国早就接得住招了,真要实施限制,最后可能发现,急得跳脚的还是他们自己。你们说,这招能吓到谁呢?
iPhone18来了,苹果不吹参数,却悄悄改了手机的“脾气”,你用一年后才懂它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