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说:“中国和西方本质的不同就是,中国是国家控制资本,西方是资本控制国家!”这和市场无关,问题是如何监管市场,如何治理市场? 我们对资本的态度就像家长管孩子,既要给足够空间让它成长,又得立下规矩不能乱来。 比如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反垄断案例里,有个共享电单车的事儿特别典型。某市的行政审批局和大数据中心搞了个特许经营,直接把整个市场攥在一家国企手里,结果被法院当场叫停。 这说明就算是“国家队”,想搞垄断挤走其他玩家也不行,国家得保证所有商家都能公平竞争。还有之前水泥协会组织企业一起涨价,直接被罚款50万,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想联手哄抬物价、坑老百姓,门儿都没有。 这些操作背后,都是国家在给资本划红线:赚钱没问题,但得守规矩,不能破坏市场秩序。 再看西方,尤其是美国,资本和政府的关系更像是“拜把子兄弟”,有时候资本甚至能骑到政府头上指手画脚。 就说美联储吧,这个号称独立的央行,2024年想给银行搞个压力测试,结果被华尔街的银行们集体告上法庭。摩根大通、高盛这些巨头凑一块儿,直接指控美联储“做事不透明”,硬是逼着美联储火速发公告改了测试规则。 更明显的是硅谷的科技巨头,今年9月白宫办了场晚宴,Meta、苹果、谷歌的CEO当场拍胸脯说要投资1.5万亿美元,转头就跟政府提条件,要求在数据中心审批、电力供应这些事儿上开绿灯。 表面是企业支持国家建设,实际上就是用钞票换政策,让政府变成他们的“服务员”。 有人可能会问,西方政府就这么听资本的?看看美国媒体就知道了。 2025年福克斯新闻解雇了主持人卡尔森,就因为他敢说真话,揭露了制药公司控制电视新闻内容的事儿。还有调查记者赫什爆料“北溪管道被炸”的内幕,结果主流媒体全都装聋作哑。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媒体背后都站着资本大佬,广告商、大股东的利益比真相重要多了。美国有学者管这叫“金钱-媒体选举复合体”,说白了就是资本靠着控制媒体摆弄舆论,老百姓能听到的,都是资本想让你听的。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到底是国家控制资本好,还是资本控制国家好? 看实际效果,咱们的模式更能解决真问题。就拿金融监管来说,2025年证监会出台的立法计划里,一口气搞了19项新规,从证券基金到衍生品交易,方方面面都立下规矩,目的就是防止资本在金融市场里“翻江倒海”。 而美国呢,资本倒是自由了,可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金融危机隔几年就来一次。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例子,明明是华尔街的银行搞出的烂摊子,最后埋单的却是普通老百姓。 所以说,管市场、治市场的关键,不是看谁控制谁,而是看能不能让市场真正为大多数人服务。咱们国家给资本划“红绿灯”,既让资本能发挥活力搞创新,又不让它胡作非为坑人。西方那种看似自由的市场,其实早被资本绑住了手脚,政府想干点实事都得先看资本的脸色。 两种模式一对比,谁更实在一目了然。未来的路还长,咱们得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让资本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毕竟市场的初心,本来就是服务大家伙儿,不是让少数人闷声发大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