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01年,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享年101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遭软禁期间保他不死的人,其实不是宋美龄。 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怒火中烧,是宋美龄这位“保护神”从中斡旋,才让张学良免于一死,张学良自己也曾在公开场合感激地说,没有宋美龄,他早就没命了。 他们俩1925年在上海的一场宴会初识,彼此投缘,这段友谊似乎成了他日后保命的关键,这套说法流传甚广,以至于几乎成了定论。 宋美龄的确在蒋介石面前多次求情,每当蒋介石的杀心再起,都是她及时出面摁了下去,可是,事实的真相远不止于此,宋美龄之所以能成为张学良台前的“保护伞”,是因为幕后还有一个女人在默默撑着这把伞,这个女人,就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 西安事变爆发时,于凤至其实身在国外,但一听到丈夫出事,她火速赶回国内,这个聪明的女人很清楚,与其在外面瞎找力量,不如直接打入敌人内部。 她的策略很直接:先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见到了宋美龄和她的母亲,她没有空洞地谈论政治,而是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和张学良的感情,用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去打动另一个女人的心。 这一招奏效了,宋美龄被打动,同意出面,但于凤至知道,光靠感情牌还远远不够,必须得有让蒋介石忌惮的筹码,她利用自己在苏联的人脉,搞到了一些足以威胁到蒋介石的关键情报。 正是这些情报,让宋美龄在跟蒋介石谈判时,手里有了真正的王牌,表面上看是宋美龄说服了蒋介石,实际上,是于凤至给了她武器。 保住命只是第一步,张学良随即陷入了长达54年的软禁,于凤至陪伴了他四年,直到自己因病不得不远赴美国治疗。 但她即使人走了,心也从未离开,她悄悄带走了一些蒋介石亲笔写的电文,这些文件成了她在美国远程保护丈夫的护身符,时刻对蒋家王朝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女人在美国不仅独自抚养孩子,还凭借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大杀四方,积累了巨额财富,她做这一切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了有朝一日能用这笔钱,为丈夫恢复自由和名誉。 1964年,当台湾当局炮制出所谓的《西安事变忏悔录》来抹黑张学良时,远在美国的于凤至再次挺身而出,发动媒体战公开指责蒋家。 这场舆论战她赢了,却也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蒋介石逼迫张学良与她离婚,为了保全丈夫,她含泪签下了字,她为他战斗了一辈子,最终却失去了妻子的名分。 此后,她孤独地等待了50年,至死都认为自己才是张学良唯一的合法妻子,可惜,她最终也没能等到丈夫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多年后,张学良终于飞抵美国,站在于凤至的墓前,看着墓碑上“张于凤至”四个字,这位百岁老人老泪纵横。 他知道,眼前的这座坟墓以及她留下的所有财产,都是这个女人用一生等待写下的情书,他晚年那句“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或许才是对这段历史最真实的证明。 参考资料:《张学良少帅》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7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