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布了 10月23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以色列访问时坦言,维持加沙地区的停火局面“并不容易”,他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了会谈,双方正就推进美国提出的结束冲突“20点计划”展开密集磋商,核心目标是确保哈马斯不再构成安全威胁。(据央视新闻) 这场停火谈判的核心矛盾,早在协议框架里就埋下了雷。根据白宫公布的“20点计划”,以色列要在加沙设安全缓冲区,而哈马斯必须彻底解除武装。但看看最近的操作,以色列一方面同意停火,另一方面却在10月19日关闭了拉法口岸,理由是哈马斯没按时移交人质遗体 。这种“签字不认账”的戏码,在2023年停火时就演过——当时以军以“发现地道”为由单方面撕毁协议。 哈马斯这边也没闲着。虽然他们在10月3日回应说愿意释放人质,但加沙境内的军事派别却明确拒绝交出武器。就在10月16日,哈马斯还召回了7000名安全部队成员,重新控制了以色列撤离的区域。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作,让美国试图通过停火削弱哈马斯的算盘落了空。 更讽刺的是国际监督机制。按照协议,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组成五国监督小组,美国提供卫星监控。但实际执行中,以色列以“防止武器走私”为由,每天只允许30-4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连联合国认证的医疗物资都被退回。这种“卡脖子”的做法,让加沙地带47%的基本药品库存归零,医院只能在“灾难性条件”下运行 。 重建资金的分配更是一笔糊涂账。联合国估算加沙重建需要700亿美元,但美国只愿意通过世界银行提供部分援助,还要求以色列控制物资流向。埃及提出的530亿美元重建计划,虽然得到阿拉伯国家支持,却被以色列直接拒绝 。这种“空头支票”式的援助,让加沙民众只能住在废墟里,每天靠国际组织发放的半块面包度日。 最让人寒心的是人道主义危机的持续恶化。加沙地带每10个新生儿就有4个营养不良,医院50张床位每天要收治500名病人。而以色列军方却在10月22日宣布,将继续对加沙北部进行“防御性行动” 。这种“停火不停战”的策略,让加沙民众陷入了“不死不活”的炼狱。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美国的战略算计。特朗普政府推动“20点计划”,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想在中东棋局中重新布局。他们在霍尔木兹海峡撤走海岸警卫队,转而部署濒海战斗舰,摆明了要加强对关键航道的控制 。这种“以战促和”的老把戏,最终苦的还是加沙的普通百姓。 现在的加沙,就像一个被反复撕裂的伤口。美国的“20点计划”不是创可贴,而是撒在伤口上的盐。以色列要的是彻底消灭哈马斯,哈马斯要的是巴勒斯坦建国,而美国要的是地缘政治利益。三方博弈中,唯一被忽视的,是加沙230万平民的生存权。 这场停火能维持多久?看看历史就知道。2025年1月的停火协议,第一阶梯段刚结束以色列就重启了军事行动 。现在的“20点计划”,不过是新一轮冲突的中场休息。除非国际社会能拿出真正的诚意,打破“停火-冲突-再停火”的恶性循环,否则加沙的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加沙停火 以色列出事 美副总统万斯 老美副总统万斯 以色列总理 中东停火 万斯炮轰华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