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中国最近这些年在新式武器装备上的进步,绝对是有目共睹的。各种大杀器层出不穷,每一次亮相都能刷一波存在感。 就说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那独特的乘波体弹头设计,能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式飞行,美国的萨德、爱国者防空系统根本跟不上它的轨迹,别说拦截了,连准确预判落点都难。 还有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快到1.3万吨,一身隐身设计藏得严严实实,舰上的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能兼容反舰、防空、反潜各种导弹,比美国现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火力密度还高,外媒都直接叫它“全球最强驱逐舰”。 空中领域更是不遑多让,歼-20隐身战机的态势感知系统能同时跟踪几十个目标,配套的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比美国的AIM-120远出一大截,去年东海上空和美军F-35对峙时,凭借隐身优势直接占据了有利阵位。海军的山东舰、福建舰接连下水,福建舰还用上了电磁弹射技术,虽然美国福特级也有这技术,但咱们的电磁弹射系统稳定性反倒更早过关,不用像美军那样频繁趴窝。就连无人机领域,翼龙-3能挂着导弹连续飞几十个小时,彩虹-7的隐身性能能跟有人战机配合作战,性能参数全压过了美国的“捕食者”系列。 可就在外界都在惊叹中国武器“弯道超车”的时候,俄罗斯军事专家却泼了盆冷静的冷水。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这些看着唬人的先进装备,不管参数多亮眼,都藏着一个共同的短板——太“年轻”,从没上过真正的战场。 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仔细琢磨确实在理。美国的武器装备都是在战火里“熬”出来的,就说F-35,在阿富汗、伊拉克扔过炸弹,在叙利亚跟俄军战机对峙过,每次实战后都能根据暴露的问题迭代升级,比如早期的供氧故障、隐身涂层脱落问题,都是在实战部署中发现并改进的。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在叙利亚战场上实打实拦截过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现在卖遍全球靠的就是实战口碑。 可咱们的这些武器全是和平年代里研发出来的。东风-17列装这么久,只在阅兵式和演习中亮过相,没机会在真实的电子对抗环境下检验突防能力;055大驱虽然多次出海巡航,但从没经历过实战中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舰上的防空系统到底能不能扛住高强度打击,谁也说不准。 演习里的靶标都是预设好轨迹的,跟实战中敌人的机动规避、电子干扰根本不是一回事,就像在训练场里练投篮百发百中,到了正式比赛面对防守可能就手忙脚乱。 更关键的是,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往往要靠实战打磨。比如枪械在沙漠环境里容易卡壳,战机在高盐高湿的海上容易生锈,这些细节问题在实验室和演习场很难完全暴露。美国的M1Abrams坦克刚问世时毛病一堆,经过海湾战争的实战检验,才改进出了可靠的贫铀装甲和动力系统。咱们的武器没经过这一步,就算参数再完美,也总让人心里有点没底。 不过这缺点背后,其实藏着咱们的“甜蜜烦恼”。要知道,武器没机会实战,恰恰说明这几十年咱们守住了和平,不用像美俄那样靠战争去检验装备。 而且中国也没闲着,正用最接近实战的方式补短板。海军舰艇编队在西太平洋搞“背靠背”对抗演习,故意不预设脚本,让红蓝双方真刀真枪较量;空军的歼-20跟歼-16搞异型机对抗,模拟跟外军战机的遭遇战;火箭军更是经常搞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发射演练,逼着部队在极限条件下操作装备。 俄罗斯专家的评价更像个提醒,不是否定中国武器的进步,而是点出了发展中的必经之路。毕竟武器的终极价值是守护和平,而不是真的要上战场见高低。现在咱们的装备性能已经追了上来,再通过高强度的实战化训练补上经验短板,未来就算真有豺狼上门,这些“没上过战场”的家伙,照样能亮出獠牙护家卫国。说到底,这“缺点”既是和平的勋章,也是咱们继续精进的动力。
奖金高达800万!中国科学家刘永坦,辛辛苦苦研究了三十年,终于发现了藏在雷达“盲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