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母,刚刚刷新了全球海军的笑话下限:别人家的航母甲板上停的是战斗机,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甲板上,竟然是一群练瑜伽的士兵! 这不是网友抓拍的巧合,是印度总理莫迪登舰庆祝排灯节时的公开场面。莫迪还特意在社交平台发文,说看着官兵们练瑜伽特别欣慰,称瑜伽能 “团结我们,增强身心健康”。 甲板上的士兵除了练瑜伽,还唱了首原创歌,歌词里全是庆祝 “大胜” 巴基斯坦的内容,莫迪听得一脸满意,当场竖起了大拇指。 要知道这可是印度号称 “国产之光” 的航母,却把本该用于战机调度的核心区域,变成了瑜伽训练场。更讽刺的是,莫迪还对着媒体宣称,光 “维克兰特” 这个名字就能让巴基斯坦 “夜不能寐”,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没有战机撑场面的航母,再响亮的名字也没用。 这荒诞场面的背后,藏着这艘航母一路坎坷的建造史,2009 年就在科钦造船厂安放了龙骨,本以为能快点建成扬眉吐气,结果硬生生拖到 2021 年才第一次海试,前后折腾了 12 年。 中间还闹出好几次临时下水的笑话,有次竟是为了给其他商船腾船坞,刚把船壳推下水没几天又拉回来,成了当时国际海军圈的笑料。 好不容易盼到海试,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维克兰特” 号高速航行时出现了严重的 “磕头” 状态,船首一上一下剧烈颠簸,被网友戏称为 “磕头航母”。这可不是什么新技术,是实打实的设计缺陷,属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跟福建舰海试时平稳的姿态比起来,差距一目了然。 更要命的是,这艘号称 “国产化率超 76%” 的航母,骨子里全是进口零件。动力系统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的燃气轮机,拦阻索也是美国货,舰载机先凑合用俄罗斯的米格 - 29K,后来又想着换成法国的 “阵风 M”。连防空导弹和雷达都得靠以色列供应,等于核心部件全攥在别人手里。 军事专家早就点破过,这种 “万国牌” 装备看着唬人,实则隐患重重。一旦国际形势有变,国外中断技术支持,这艘航母就得趴窝。去年印度想加速形成战力,催法国快点交付 “阵风 M”,结果对方狮子大开口,单架战机报价比原价高了三分之一,印度还得捏着鼻子接受。 航母本身问题一堆,配套的护航舰艇更是捉襟见肘,正常的航母战斗群得有攻击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和补给船搭配,可印度海军满打满算就 6 艘防空驱逐舰。前段时间红海护航,能动弹的 5 艘全派出去了,家里根本没船可用。就算 “维克兰特” 号真形成战力,也只能裸奔出海,连基本的防空反潜都做不到。 可印度海军似乎没把这些当回事,反倒把瑜伽当成了航母的 “特色宣传点”。他们每年都组织舰员家属上航母看瑜伽表演,还特意拍照片发社交媒体,仿佛练好了瑜伽就能提升战力。 这次莫迪登舰更是把这种错位发挥到极致,对着练瑜伽的士兵夸个不停,对甲板上稀稀拉拉的米格 - 29K 反倒没提几句。 其实 “维克兰特” 号的尴尬,根源是印度军工体系的短板,就像专家说的,印度高科技产业链太不完备,高端芯片、精密传感器这些关键部件全靠进口,自己根本造不出来。造航母不是搭积木,把各国零件拼起来就行,得有统一的系统整合能力,可印度连基本的船舶设计都没吃透,才闹出 “磕头” 这种低级错误。 2022 年这艘航母服役时,印度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终于跻身 “航母强国” 行列。结果服役快三年了,舰载机还没完全定下来,起降训练没搞几次,倒先把瑜伽练成了招牌。有网友调侃,这船改名叫 “瑜伽训练舰” 更合适,毕竟论甲板上的瑜伽规模,全球确实没对手。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自己还挺较真,之前有网友质疑 “磕头” 是设计缺陷,居然有印度网友辩解,说这是 “特殊弹射技术”,故意搞得噱头。直到专业机构拿出数据,证明是舰体设计失衡导致的颠簸,这说法才没了下文。 现在 “维克兰特” 号的日常,就是要么在港口里让士兵练瑜伽,要么出海晃悠几圈展示存在,根本形不成实际战力。反观同类型的航母,人家早就在搞全天候起降训练、编队协同演练了。两相对比,印度把航母当 “宣传道具” 的心思,比搞实战部署的意愿强多了。 莫迪在航母上那句 “让巴基斯坦夜不能寐” 的话,现在听着更像自嘲。巴基斯坦海军虽然没航母,但看着这艘练瑜伽的航母,恐怕更多是觉得荒诞而非害怕。国际海军圈的评价更直接,一艘连舰载机都凑不齐、还带着先天缺陷的航母,就算甲板上练出花来,也算不上真正的战力。 总而言之,“维克兰特” 号的笑话不是偶然。印度总想靠着 “组装” 和 “宣传” 快速跻身强国行列,却忽略了军工体系的扎实建设。甲板上的瑜伽练得再标准,也补不了设计缺陷的坑,更填不满产业链的短板。这大概就是最讽刺的地方:本该用来捍卫海权的重器,最终活成了全球的笑柄。
大事不妙,连韩国人都已经看出老美要完蛋了:“美国以前开航母出去,别国吓得发抖,现
【5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