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实在太聪明了:趁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下20架大飞机。   俄罗斯武器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0-23 10:27:09

东方大国实在太聪明了:趁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下20架大飞机。   俄罗斯武器这两年的销路确实不太好,以前俄制战机、防空导弹在国际市场上挺抢手,现在不少传统客户都开始打退堂鼓,关键问题出在美国那部制裁法案上,只要跟俄罗斯军工做生意,就可能被连带制裁。   印尼、埃及之前都差点订了苏-35,最后全因为怕制裁黄了,加上俄乌冲突持续这么久,俄罗斯自家的军工产能得优先供前线,出口订单排不上号,有些交付日期一拖再拖,客户自然就没了耐心。   更现实的是,部分装备在实战中暴露了短板,比如苏-35的航电系统跟不上趟,跟现在主流装备比差了不少,想买的人就更少了。   这么一来,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日子不好过,像伊尔-78这种大型军机的生产线,因为出口订单不足,已经有了闲置压力。   大飞机的需求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空中加油机这东西是战略空军的刚需,能直接拉长战机的滞空时间,扩大作战范围。   中国虽然有了自主研发的运油-20,性能也不错,能同时给三架战机加油,还能兼顾运输任务,但架不住需求涨得快。   运-20平台本身要改造成运输机、预警机,分给加油机的产能就很紧张,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而且现役的老加油机要么数量太少,要么性能跟不上,歼-20、歼-16这些主力战机越来越多,没有足够的加油机配套,远程任务根本没法好好执行。   这笔买卖能成,根本是两边都算明白了账,俄罗斯需要稳定的订单维持生产线,保住技术团队,还能换点资金缓解制裁带来的压力。   中国则刚好需要快速填补加油机的缺口,而且伊尔-78MK-90A确实适配性很强,这型号能在没铺好的简易跑道上起降,不管是海岛还是复杂地形都能应对,三个加油点能同时给多架飞机补油,效率比老型号高不少。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早就用过伊尔-78系列,飞行员上手快,地勤维护也有现成的经验,不用从零搭建体系,买回来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这点比等国产产能爬坡实在多了。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买卖,里面藏着不少延伸的价值,俄罗斯为了留住订单,在价格和附加条款上肯定有让步,成本比平时采购划算得多,而且借着这笔交易,中俄在军工领域的合作能更进一步,比如之前就有过俄罗斯提供空降装备技术,帮助中国规模化生产的先例。   伊尔-78用的PS-90A发动机维护技术,说不定能给国产发动机的运维体系提供参考,这种技术交流比单纯买装备值钱多了,更关键的是,这能深化双方的军事互信,在西方持续施压的背景下,这种务实合作比任何口头承诺都管用。   外人可能觉得这是依赖进口,其实完全想反了,订这20架伊尔-78,根本不是要替代运油-20,而是形成互补,运油-20是自主研发的核心,未来肯定是主力,伊尔-78则是短期内的重要补充,刚好接住国产产能没跟上的空当。   这种“自主为主、外购为辅”的路子,既没耽误长期的技术自主,又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比死磕自主导致能力断层聪明多了,毕竟战略能力建设讲究的是无缝衔接,等不起也耗不起。   真正的战略布局从不是赌一把,而是把每一步都踩在需求和时机的节点上,既解当下之困,又铺未来之路。   大家讨论一下,你觉得这种基于需求互补的合作,接下来还会在哪些领域出现?

0 阅读:132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