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豁免,不谈判,对于荷兰的态度,中国只有这一个!中国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

史记越玉门 2025-10-23 10:22:46

不接受豁免,不谈判,对于荷兰的态度,中国只有这一个!中国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布: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近期荷兰的一系列操作彻底暴露了其所谓“中立”的虚伪面目,一边升级DUV光刻机对华出口管制,一边强制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两步棋都精准踩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敏感神经上,背后更是离不开美国的推波助澜。   今年9月,荷兰突然将对华DUV光刻机的限制范围从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扩大到14纳米,还要求企业出口时额外提交“最终用户声明”,每笔订单的审批周期直接拉长到90天,比行业预期提前了整整6个月。   要知道中国市场占ASML全球DUV销量的35%,2024年更是为其贡献了28%的营收,其中DUV设备的对华销售额占比接近90%。   这一禁令直接冲击了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生产节奏,而荷兰给出的“防止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理由,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支撑。   紧接着,荷兰经济事务部又强行从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不仅暂停了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CEO职务,还将其持有的大部分股份托管给第三方。   翻看荷兰法院的裁决文件就能发现,这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美方曾明确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中国籍CEO,否则就将其列入“实体清单”,荷兰不过是照做的执行者。   荷兰以为跟着美国起舞能换来好处,实则早已陷入自食恶果的困境。   政策落地当天,ASML股价就暴跌8.2%,市场普遍担忧失去中国市场会让其2025年营收减少12%。   荷兰半导体产业直接雇佣12万名员工,其中五分之一的岗位都和对华贸易相关,本土供应商ASMPacific、VDLGroup等企业的对华销售额占比均超20%,禁令持续下去很可能引发行业裁员潮。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知名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其被接管已经导致欧洲汽车供应链出现混乱,不少车企面临核心零部件断供风险。   更严重的是,这种随意干预中资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让荷兰的营商环境信誉扫地,未来国际资本在进入荷兰市场时,难免会顾虑其政策的不确定性。   面对荷兰的挑衅,中国的反制既精准又有力。商务部迅速对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发起出口管制,直接击中其营收要害。   在稀土等关键材料的管控上,中国的优势更是让荷兰企业倍感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8月璞璘科技自主研发的PL-SR系列纳米压印设备正式交付,实现了线宽小于10nm的工艺精度,核心指标超越日本佳能同类产品,彻底打破了海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   在光刻胶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实现28nm制程产品的量产,逐步替代进口。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也在加速与国产设备厂商合作,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ASML显然也看清了形势,不仅推出了符合荷兰管制标准却能通过工艺改进支持7nm芯片生产的新机型,还计划在苏州设立技术服务中心,储备5亿美元的零部件,就是怕彻底失去中国这个关键市场。   荷兰的选择是典型的战略短视,甘愿沦为美国科技霸权的马前卒,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所谓的“技术中立”在大国博弈中本就是伪命题,荷兰明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却执意配合美国的遏制政策,本质上是牺牲自身产业利益换取政治投机。   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单纯的报复,而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捍卫,更是对全球产业链秩序的维护。   美国想通过拉拢盟友构建技术壁垒,却忽略了市场规律的力量,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创新投入,必然会打破任何形式的封锁。   荷兰现在已经出现政策松动的迹象,经济事务大臣公开表示要重新审视管制标准,这恰恰说明帮凶的日子并不好过。   科技竞争的核心从来不是封锁与遏制,而是创新与合作。   任何试图阻挡中国科技进步的行为,最终都会被时代浪潮淹没,那些甘愿做美国帮凶的国家,终将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沉重代价。   大家觉得荷兰后续会彻底倒向美国,还是会为了产业利益调整对华政策呢?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年年有余

年年有余

1
2025-10-23 14:37

荷兰人只有被殴打后,才是好人。美国殴打过荷兰,所以它们荷兰听话。

猜你喜欢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