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的回应来了!针对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近日提出的“九二共识”“两岸和平”等主张,赖清德在出席台当局“侨务委员会议”开幕式声称,两岸和平不可能靠一纸和平协议,所谓“九二共识、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就有办法得到和平”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将接任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在回应中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的基石,其核心价值在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她以马英九执政时期为例,指出正是“九二共识”推动了两岸和乐、国际参与扩大、产业商机增加的黄金八年。 郑丽文进一步提出三大原则,避免台湾成为地缘政治牺牲品、凝聚主流民意、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并主张建立“共同市场”对冲外部风险,其“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立场,更被视为对民进党“去中国化”路线的直接挑战。 赖清德的回应则延续了民进党当局一贯的“抗中”基调,他质疑“接受一国原则换和平”的逻辑,强调“和平需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并援引马英九时期防务预算削减导致“暗潮汹涌”的案例,力证强化军备的必要性。 数据显示,赖清德任内防务预算占比GDP已从2%跃升至3.32%,目标2030年达5%,这一“以武谋独”的路径与郑丽文的“和平共荣”形成鲜明对比。 从历史维度看,“两岸和平协议”自2005年国共两党提出后,始终受制于政治基础缺失与法律障碍。 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协议签署的政治基础,主张通过渐进式协商实现,而民进党当局则通过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设置“双审议、双公投”高门槛,实质阻断协商路径。 台湾地区民意调查显示,部分民众担忧签署协议会削弱“主体性”,而民进党更将协议污名化为“主权丧失”的工具。 此次争议背后,是台湾内部政治生态的深刻撕裂,郑丽文主张“强强联手,一加一大于二”,甚至表态“见大陆高层一百次都愿意”,被视为打破僵局的关键信号。 而赖清德则通过强化军备、拒认共识,试图巩固“抗中保台”的基本盘,台湾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民进党‘抗中’本就是战争导火索,花大钱买美国旧武器岂能换和平?” 事实上,两岸贸易额2023年达2678亿美元,经济依存度高企,但政治互信却因“政经分离”策略持续消解。 两岸和平的根基在于“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而非零和博弈的对抗思维,“九二共识”虽非完美,却是当前最现实的对话起点。 民进党当局的“拒认共识、强化军备”路径,实则是将台湾推向“安全困境”的深渊,真正的和平,需要双方以民意为依归,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探索制度化协商,而非将和平寄希望于武力威慑或外部干预。 唯有回归“九二共识”的初心,才能避免台海成为地缘政治的棋子,真正实现两岸同胞的福祉与区域的稳定。
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点名批评郑丽文!10月22日,徐国勇放话声称,对于郑丽文的表述
【1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