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很土,但消囊肿真的厉害,肾轻松了,身体舒畅了 在门诊,不少肾囊肿患者在找到我之前,已经尝试过多种西医治疗手段,或是服用了不少号称能消囊肿的中药,然而囊肿却依旧顽固存在,甚至还可能逐渐增大。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不适,如腰部的酸胀疼痛,还时刻担忧囊肿对肾脏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心理压力巨大,对治疗也慢慢失去信心。 其实肾囊肿之所以棘手,关键在于 “湿瘀阻滞肾络、肾的气血运行不畅”。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化解肾里的湿瘀,肾的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诸多不适症状就能得到很大改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方法,看似 “土气”,但消囊肿、通肾络的效果十分显著,主角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鸡内金,这味药平时可能不太起眼,但在中医里,它可是 “化积排石、健脾消湿” 的好药材,尤其适合肾囊肿患者。 为什么肾囊肿能用鸡内金呢?肾囊肿形成时,肾内的 “湿瘀” 如同堵在肾络里的 “绊脚石”,阻碍了肾的正常气血流通,进而引发各种不适。而鸡内金不仅能化积排石,对于肾内微小的瘀积有化解作用,还能健脾益胃。要知道,“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了,水湿运化正常,湿邪就难以凝聚成瘀,从根源上减少肾囊肿增大的可能。 如果肾囊肿患者处于稳定期,囊肿较小,平时只是偶尔感觉腰部轻微酸胀,这个简单的方子可以尝试一下:取鸡内金(干燥品)适量,研磨成粉末,每次取 3 - 5 克,用温水冲服,每天 2 - 3 次,能够帮助化解湿瘀,促进肾的气血运行,让腰部感觉更轻松。 但要是肾囊肿已经引起较为明显的症状,比如腰部疼痛加剧、肾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就需要把鸡内金配伍入药,进行针对性调理。就像我之前遇到的一位患者,45 岁,体检发现肾囊肿已经 3 年,起初囊肿较小并未在意。近一年来,腰部酸胀疼痛逐渐加重,尤其在劳累后疼痛难忍,还伴有头晕、乏力,小便也变得不太顺畅。 结合他的症状,中医辨证为 “湿瘀内阻、肾气亏虚”—— 肾里湿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以腰部疼痛;肾气亏虚,身体得不到充足滋养,故而头晕、乏力。 我以鸡内金为主药开了方子:鸡内金、三棱、莪术、黄芪、熟地、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茱萸。先开了 14 天的量,每天 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其中鸡内金、三棱、莪术搭配,能破血逐瘀,消散肾内的湿瘀;黄芪补气升阳,熟地、山药、山茱萸滋补肾气,增强肾脏功能;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使湿邪有出路;牡丹皮清热凉血,制约药物的温燥之性,避免伤阴。 14 天后患者复诊,说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头晕、乏力的症状也有所改善,小便顺畅了许多。我根据他的情况微调了方子,增加了少量水蛭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又开了 28 天的药。 等他再次复诊时,腰部基本没有疼痛感了,复查 B 超显示囊肿有所缩小。后续又用补肾健脾、化瘀散结的方子巩固了 2 个月,肾囊肿进一步缩小,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好。 这里必须强调,调理肾囊肿一定要 “辨证调方”。比如有的患者是 “湿热型”(伴有口苦、小便黄赤等症状),就需要加入黄柏、知母等清热利湿的药物;像这位患者是 “湿瘀内阻、肾气亏虚” 型,才适合用上述的药方。每个人的体质、症状不同,方子也得 “量身定制”,不能照着别人的方子用,不然可能没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方法很土,但消囊肿真的厉害,肾轻松了,身体舒畅了 在门诊,不少肾囊肿患者在找到
陈玉龙谈养护
2025-10-22 14:48:45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