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事全村来帮忙!10月17日,湖南,一村里老人深夜突然去世,家里人立即拿出一串鞭炮在门口点放,可没一会,听到鞭炮声的邻居,就不约而同的来到老人家帮忙。看着满院子前来帮忙的邻居,不但主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视频被发到网上后,也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情。 10月17日晚上9点多,村东头田家老人突然去世,儿子立即拿出一串鞭炮在门口点放,就在鞭炮声还没落地,隔壁李叔已经过来,二话不说就开始帮着收拾院子。 紧接着村里的人像约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赶来,大伙先进屋里给老人鞠了个躬,然后开始在门口商量接下来的事。 院子里几个年轻人已经开始量地方,商量着灵棚怎么搭,村里的木匠老陈也来了,带着自己的工具箱准备连夜赶制灵位。 最让人动容的是,村西头的刘大爷拄着拐杖也赶来了,他腿脚不便平时很少出门,但听到鞭炮声还是让孙子扶着过来了,他坐在堂屋里,陪着田家人说话:老田走得安详这是福气,您别太难过村里这么多人呢。 整个过程没人指挥,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种默契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几十年邻里相处积累下来的。 田家女儿看着满院子忙碌的身影,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想起父亲在世时谁家有事他总是第一个到,村里修路缺人手他二话不说就去了,邻居家孩子考上大学缺学费他悄悄塞了两千块钱。 现在轮到田家有事了全村人都来了,这就是农村最朴实的道理,您对别人好别人也都记着呢。 村里的年轻人建了个微信群,专门分工协调,谁负责联系殡仪馆,谁负责采买物资,谁负责接待亲戚,安排得明明白白,虽然方式现代了但那份互助的心没变。 凌晨三点多院子里还是灯火通明,有人在搭灵棚有人在准备白布,有人在厨房忙活,累了就坐下歇会儿喝口热茶然后接着干。 村支书老周也来了他不仅帮着张罗,还主动提出村委会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咱们村就是一个大家庭,谁家有难处大家都得帮一把。 这种场景在城里很难见到,城里人住对门可能都不认识,更别说半夜三更来帮忙了,但在农村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这背后有很深的原因,农村不像城里很多事情靠钱解决,办个丧事需要的人手太多了,光靠一家人根本忙不过来,而且农村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更需要邻里之间互相照应。 这种互助传统也在慢慢改变,现在很多地方开始有红白理事会,把这种自发的互助变成了有组织的行动,但不管形式怎么变,那份远亲不如近邻的情分没变。 天快亮的时候该准备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邻居们陆续回家约好白天再来帮忙,田家人站在门口一个个道谢,声音都哽咽了。 李叔拍拍田家儿子的肩膀:别客气,都是乡里乡亲的,您爸是个好人,走了咱们都舍不得,有啥需要的尽管说别见外。 这就是中国农村最真实的样子,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没有刻意的煽情,就是实实在在的互帮互助,您家有事全村都是您的后盾。 这种温情不是靠制度维系的,而是靠日常的点点滴滴,平时您帮人家修个房顶,人家帮您收个庄稼,慢慢地整个村子就成了一个大家庭。 现在很多人怀念农村,其实怀念的就是这种人情味,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但在农村一声鞭炮就能唤来全村的温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北漂一家6口,月收入达70800元。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觉得不可思议。做什
【86评论】【10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