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要防着点俄罗斯?普京已经执掌超过俄罗斯25年,倘若到时候接替普京的人

史记越玉门 2025-10-22 11:18:13

为什么说中国要防着点俄罗斯?普京已经执掌超过俄罗斯25年,倘若到时候接替普京的人是亲美的,中俄的关系会不会迅速降到冰点?   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没必要放大,大国之间的交情从不是靠某个人的个人意志维系,而是实打实的利益捆绑和战略契合,中俄关系的韧性早就超出了单一领导人的影响范畴。   先看最实在的经济合作,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到1.0847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6%,俄罗斯已经稳稳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   天然气领域更不用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截至2024年11月已累计输气超780亿立方米,2025年满负荷运行后每年能满足1.3亿户家庭的用气需求。   后续还有远东线路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规划,未来年输气量有望接近1000亿立方米。   这些实打实的合作项目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对中国而言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俄罗斯来说则是替代欧洲市场的稳定出口渠道,这种互补性已经深入两国经济的骨髓。   再说说所谓的“亲美接班人”,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极低,目前被广泛看好的热门人选是阿列克谢·久明,他的崛起路径和普京高度相似。   不仅曾是普京的贴身保镖,在2023年瓦格纳兵变中成功平息危机,还掌控着国民近卫军和军工系统,在军方和安全部门根基深厚。   更关键的是,他在外交和内政上完全延续普京的强硬路线,坚定支持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和反西方制裁,从意识形态到政策方向都和西方格格不入。   其他潜在候选人里,国防部长绍伊古军方背景深厚但缺乏经济外交经验,总理米舒斯京擅长经济却没有安全部门背景,都难以撼动俄罗斯当前的对外战略基调。   更何况俄罗斯民众和精英阶层对美国的警惕早已根深蒂固,美国多年来的制裁和遏制政策让俄罗斯社会形成了共识,就算换了领导人,也不可能轻易转向亲美,毕竟谁都不想做损害本国核心利益的傻事。   中俄关系早就有了制度性的保障,不是靠口头承诺维系的。   两国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多次联合声明,都明确了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特别是2025年5月签署的联合声明,更是从法律层面巩固了经贸、能源、军事等各领域的合作。   双方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协调配合越来越紧密,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反对单边主义和集团对抗,这种战略协同是基于共同的国际立场,不会因为领导层的变动而改变。   而且中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能源贸易扩展到全产业链,从亚马尔LNG项目中中国装备国产化率提升到45%,到联合开发新一代小型核反应堆和氢能产业链,再到40%的油气贸易采用本币结算。 人民币与卢布直接兑换量同比增长300%,这些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让任何想改变中俄关系走向的人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中俄的利益契合点已经多到无法分割,双方的合作是互利共赢,不是相互提防。   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资金和技术来突破西方制裁,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和战略协同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种双向需求构成了中俄关系最坚实的基础。   就算未来俄罗斯领导层出现变动,新的决策者也必然会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是俄罗斯的战略最优解,背离这一路线只会让俄罗斯陷入更孤立的境地。   大国博弈的核心是顺势而为,中俄深化合作符合时代潮流,这不是某个人能轻易逆转的。   国家之间的长久情谊,从来都扎根于共同利益的土壤,而非依附于个别领导人的个人偏好。   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是历史必然,更是现实选择。大家觉得未来无论俄罗斯谁来执政,都能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吗?

0 阅读:0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