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10月17日报道,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IMF总部发表演讲时,公开“劝”中国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和美国、欧洲继续合作。 他警告说,如果中国走上自我封闭的道路,将可能脱离全球科技体系,影响世界经济稳定。 很明显,他这个“善意提醒”字字带刺,尤其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还在美国华盛顿,他在美国的讲台上说出这番话,味道更不一样了。 毕竟,新加坡的外交底色本就耐人寻味,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却把自己当成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盟友,奉行的“大国平衡政策” 本质就是靠多边支撑求生存,在华盛顿的屋檐下说这番话,难免让人想起其“两面派”的外交传统。 而且,尚达曼在演讲里抛出了“美中交界带”的概念,说要让中美在竞争中实现共赢,但这话从新加坡总统嘴里说出来,总带着点中间商的微妙立场,要知道就在半年前,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还在国会里痛批美国对新加坡加征关税的做法“不是朋友所为”,毕竟2024年新加坡对美贸易顺差都涨了84.8%,却还是没逃过10%的关税,如今自家总统跑到华盛顿劝中国开放,这种左右调和的姿态,倒也符合新加坡一贯的生存智慧。 再说“完全自给自足”这说法,本身就有点站不住脚,中国科技部9月刚发布的数据显示,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了119个政府间协定,还牵头60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连中国天眼都对全球开放。 要是真走封闭路线,2024年3.6万亿元的研发投入里,能有2497亿元砸在基础研究上?能在全球创新指数里排到第10位?更别说一季度跟欧盟的贸易,每分钟就有超1000万元的往来,高端装备进口涨了30.4%,工业机器人出口涨了81.9%,这哪像是要跟欧美脱钩的样子。 最有意思的是粮食安全这个“自给自足”的典型领域,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近1/5人口,2024年粮食产量破1.4万亿斤,人均占有量远超国际安全线,但这恰恰是对世界的贡献——农业专家早就算过,要是中国放弃口粮自给,全球粮价得被搅得天翻地覆,低收入国家首当其冲,这种关键领域托底跟“开放合作”根本不是对立面,尚达曼特意把“自给自足”和“脱离体系”绑在一起说,未免有点刻意制造对立。 更何况,IMF自己都在报告里强调,保护主义才是全球经济的大敌,单边政策只会让所有国家受损,可尚达曼偏偏盯着中国的发展路线说事儿,却没提欧美近年搞的芯片禁令、投资审查,要知道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五年帮其他国家减了40多亿吨碳排放,这种合作不是更该被提倡吗?再说中国刚宣布要实行K字签证,专门便利外籍人才来华,这要是想自我封闭,未免太言行不一了。 说到底,尚达曼这篇演讲更像是一场精准的平衡术表演,在华盛顿的地盘上提中美合作,既给了美方台阶,又暗劝中国保持开放;还借着IMF的平台刷一波国际存在感,只是这“劝诫”里的双重标准实在显眼,欧美搞技术壁垒叫安全保障,中国搞基础自给就叫自我封闭,这逻辑着实有点绕。 其实,我们根本不用谁来提醒,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早证明了开放合作的好处,2024年GDP突破134.9万亿元,“三新”经济占比超18%,这些成就全是在开放环境里干出来的。 所谓“自给自足”,不过是在全球供应链动荡下的自保策略,就像家里备着应急粮,不代表从此不逛菜市场,尚达曼要是真担心世界经济稳定,不如多劝劝那些搞关税壁垒、技术脱钩的国家,那才真叫为全球经济着想,毕竟破坏合作的从来不是搞基础保障的人,而是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主儿。
新加坡尚达曼总统,在一场活动发言时,说了一句完全让全世界的中国人笑掉大牙的话。他
【195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