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陈赓在上海治腿伤。没料到,他被叛徒出卖,随后被捕入狱。蒋介石听说这事,亲自出面劝降。可两次见面,都被陈赓的话怼得大怒。 1933年 3 月 24 日晚,上海贵州路北京大戏院。有个瘸腿男人正专注盯着银幕,他就是陈赓。 突然,他感觉身边有人在发抖。那人是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穿西装却面色苍白。陈赓立刻警觉,他认出这人是半年前叛变的特科交通员 “阿连”。 “陈师长,别来无恙啊?” 阿连声音带着谄媚,手却悄悄摸向腰间。 陈赓猛地起身,右腿旧伤传来剧痛,可他还是一把抓住阿连手腕。两人在拥挤的观众席间扭打起来。巡捕赶到时,陈赓已被按在地上。 此时,蒋介石正在南昌行营主持军事会议。听到陈赓被捕的消息,8 年前华阳战役的画面突然浮现:当年那个背着自己在枪林弹雨中狂奔的年轻连长,现在成了阶下囚。 想到这,蒋介石叮嘱道:“立刻把陈赓押到南昌。记住,要活着。” 三天后,陈赓被押解到南昌。他被推进江西大旅社的会客厅时,蒋介石正背对着门站在窗前。 听到脚步声,蒋介石转身挤出一丝笑容,可看到陈赓的瞬间,他愣住了。曾经英气的黄埔骄子,如今头发蓬乱,囚衣上血迹斑斑,右腿还在渗脓水。 蒋介石猛地拍桌:“这帮混蛋!谁让他们用刑的?” 他快步走到陈赓面前,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想替陈赓擦脸,却被陈赓偏头躲开。 陈赓冷笑着说:“校长还是这么会演戏当年在华阳,您让我背您过河时,可不是这副样子。” 蒋介石的手悬在半空,脸色瞬间阴沉。他强压怒火,指了指桌上的饭菜:“先吃饭,有话慢慢说。” 陈赓扫了一眼满桌山珍海味,突然抓起一只烧鸡扔向窗外:“这东西能比得上苏区的红薯粥?” 气氛顿时凝固。蒋介石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陈赓,你是我最器重的学生。只要你在这上面签个字,马上就能恢复自由。” 陈赓接过纸,看见上面写着 “自首书” 三个大字。他突然大笑起来,抓起毛笔在纸上写字:“打倒蒋介石!共产党万岁!” 蒋介石看到这行字,抓起杯就砸向陈赓。茶水泼在陈赓脸上,他却笑得更厉害:“校长,当年您说‘黄埔精神不死’,现在怎么连几个字都怕了?” 第一次劝降就这么不欢而散。蒋介石回到办公室,盯着陈赓的档案发呆。档案里夹着一张泛黄照片:1925 年东征军攻克惠州后,他和陈赓等黄埔学生的合影。那时的陈赓穿着戎装,目光坚定。 “校长,陈赓在狱中绝食了。” 侍卫的报告打断了他的思绪。 蒋介石猛地起身,又颓然坐下:“给他找最好的医生,我要活的陈赓。” 三天后,陈赓被 “请” 到蒋介石的办公室。这次没有山珍海味,只有两杯清茶。蒋介石换上中山装,亲自为陈赓倒水:“庶康,我们有 8 年没好好聊过了。” 陈赓盯着他的手:“校长的手比当年在华阳时白多了,大概很久没摸过枪了吧?” 蒋介石的笑容僵住了。他来回踱步,突然停下:“你看看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是土匪、赤匪,百姓流离失所。你我师生联手,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平定天下?” 陈赓冷笑,“您所谓的天下,就是让东北三省沦丧,让苏区百姓被屠杀?我陈赓宁可饿死,也不会做卖国贼的走狗!” 蒋介石忍无可忍:“放肆!你以为我不敢杀你?” 陈赓站起身,瘸着腿走到窗前:“校长当然敢杀人,毕竟您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能下手。” 这句话让蒋介石如遭雷击。他想起 1927 年 “四一二” 政变时,陈赓曾冒死给他送过情报,而他却下令通缉这个学生。 “陈赓,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蒋介石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委任状,“只要你签字,马上就是新编第一师师长。” 陈赓扫了一眼,突然抓起桌上的砚台砸过去:“留着给你的孝子贤孙吧!” 蒋介石失去理智,抓起电话:“把陈赓押到老虎凳上!我倒要看看,是他的骨头硬,还是我的刑具硬!” 陈赓被拖出办公室时,突然回头:“校长,您还记得当年在黄埔军校,您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吗? 现在的您,离孙中山先生的遗训越来越远了。” 蒋介石跌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动弹。 陈赓被捕的消息,震动了上海滩。宋庆龄得知后,发表声明:“陈赓是黄埔军校的杰出学生,是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的被捕,是对中国革命的公然挑衅!” 4 月 5 日,宋庆龄不顾蒋介石的阻挠,亲自来到南京。她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你还记得 1925 年在广州,陈赓是怎么救你的吗?现在你要杀他,就是忘恩负义!” 蒋介石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地说:“夫人误会了,我只是想劝他回头。” 宋庆龄冷笑:“劝回头?你用老虎凳和电刑劝回头?我告诉你,今天陈赓要是少一根头发,我就把你当年在上海交易所的丑事公之于众!” 与此同时,宋希濂等十位黄埔一期同学联名上书,恳请蒋介石念及旧情。在多方压力下,蒋介石终于松口:“可以释放陈赓,但必须软禁在南昌。” 1933 年 5 月的一个雨夜,陈赓在宋希濂的暗中帮助下,从软禁的小楼后窗逃脱。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7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