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由HPP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联合设计的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目前已全面进入幕墙、索膜结构及内部装饰装修阶段,各项施工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2026年12月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这座崛起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体育地标,不仅是山东省首个6万座专业足球场,更以多项技术突破与创新设计,勾勒出“中国建造”的新高度。 项目以“黄河九曲”与“荷叶”为双重设计灵感,将自然意象融入建筑肌理。圆润的外立面包裹矩形赛场,白色屋脊如游龙起伏,四个拱形入口广场形似浪潮,而幕墙系统则通过参数化设计的弯折、扭曲铝板及穿孔板,生动呈现黄河奔涌的韵律。场地布局采用“一轴两翼”结构,足球场居于核心,与两侧的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及全民健身中心呈“品”字形排布,主轴两端连接球迷广场与黄河广场,配合引入的湿地水系,形成 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场内设置三层连续看台共约6.1万个座位,首层坐席距场芯最近仅8.5米,能最大限度拉近观众与赛事的距离 。 建设过程中,项目创下多项国内纪录。屋盖钢结构总用钢量约3.5万吨,88榀桁架构成的支撑体系最大悬挑长度达45米,为国内体育场馆悬挑长度之最;施工跨越夏秋冬三季,攻克了温度变化导致的累积合龙误差、支撑胎架卸载变形量大等多重难题,堪称国内施工最复杂的专业足球场之一。屋顶创新采用世界首个平面单层膜轮辐式索膜结构体系,外圈钢结构与内圈索结构协同受力,搭配294个传感器组成的“神经网”实时监测应力应变,滑动支座安装精度更是通过“正向施工分析与反向迭代计算”控制在±30mm内。此外,项目依托BIM技术与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塔吊运行、扬尘监测等数据的立体可视化监管 ,钢构件加工全程采用智能机器人焊接,彰显智能建造实力。 作为集赛事、文旅、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场馆嵌入环形商业空间与空中观景平台,除满足国际足联FIFA最新标准、承办世俱杯、亚洲杯乃至世界杯半决赛级赛事外,还可承接文艺演出、电子竞技、全民健身等多元活动。目前,项目已完成运营招标,由招商蛇口等企业携手负责运营,未来将重点培育“体育+文旅”融合消费场景,联动周边会展中心、黄河风貌带打造赛事经济生态圈 。这座从荒滩上崛起的体育地标,不仅将填补山东大型专业足球场的空白,更将成为黄河流域体育文化新高地与产城融合的新引擎。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由HPP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
一三大树哥
2025-10-22 08:38:02
0
阅读:1